当科学家爬到真理的山顶时,佛陀已等待了 2500 年
2022-12-02 16:18
茶灯灯
2022-12-02 16:18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秘密,就用能量、频率与振动来思考。——尼古拉·特斯拉

本文基于我最近去山中禅修的一次亲身经历,不仅身体感受到了神奇的“振动”的现象,还让我对于佛法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这引起我对人和世界本源的思考,诸如:*“量子双缝干涉实验与佛学的“万物由心造”有何种联系?”“研究量子的科学家如何看待佛学呢?”* 

为此我阅读了很多书籍以及科学研究文章,摘取其中的精华思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再整合提炼出来这篇随思记录,和大家分享。

我本人从不信教,因为我觉得,所有的人类历史上发展出的教派,目的都是为了在世界各地弘扬那唯一的真理,因需要适应不同地域文化,才产生了众多教派分支,发展各自不同的教条和修行之术。它们在形式上虽是割裂的,但内核,一定都指向那唯一的宇宙真相。

世人信教,大多建立在对生存的恐惧与对未来的期待之上,往往有所求,所以更注重于“拜神”和术法形式,而忘了去看那个真相。

我对这唯一的宇宙真相好奇,一直试图窥见一斑。

在众多因缘巧合之下,11 月 18 日,我启程去到了一座位于南天目山的千年古刹千佛寺,参与了为期 2 天的禅修。

绕过一圈圈蜿蜒的山路,行至寺院外门,顿时便起了雾。

寺院的山路还在开荒,并不好走,因为前些天下了雨,走几步,泥浆便裹上了鞋子的边缘,上山的台阶由湿冷的泥土和长着青苔的木头堆砌而成,有些陡峭。

在此前,我从未有所听闻有多位高僧圆寂的千年古刹,不搞烧香拜佛,只搞实修,我也从未想过,在 2022 年的今天,在杭州基建如此先进的城市,寺庙还都没通自来水,水得单独去打,连电都得小心点用。

难得的是寺庙虽破败,却拥有清净的磁场,和德行极正的师父和师兄。

兴复道场并不容易,需要巨大的人力与财力,数十年如一日,师父们身体力行搬运物资,工地施工,种植修葺,并不是为了号召大群弟子以便获取供养,而是真正关心众生证悟。

在两天时间的禅修中,师父通过系统精妙的理论 + 体证 + 实践体系,解答了我很多误区和困惑。诸如,佛教将人物神话以提高知名度,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虽说佛教在理论上汲取了大量的佛法,然而佛法与佛教不可混为一谈,也不能说佛教就是佛法。真正的佛法中并不存在至高无上的“神”。

在一次火呼吸的唱诵中,我感受到了一些神奇的身体上的振动,也引发了这次文章的思考契机。

刚开始,是脑子中感受到的振动,像是温暖的电流,酥麻从头顶蔓延到耳垂,下颚,这个“我”似乎在此刻是涓涓细流,消融进了每一个音节的浩瀚海洋,这世界也只剩下了这唱诵的振动,以及身边同伴们的唱诵声。随后,这振动的电流感一路下行,行至喉咙,顺着脊柱,胸腔,五脏,通过每个细胞一寸寸往下流淌,到指尖,脚尖,直至全身。

我的身体似乎变成了一把最精密的乐器,电流像是音浪,拨动一下琴弦,便在身体这个器皿中久久回荡,一重,接着一重,滚滚的音浪阵阵袭来,层层递进,抚摸着每个在其中舞动的细胞,当它终于拍向了身体的边界,再顺势于惯性自然冲浪回头,与紧随其后的另外一浪重叠相撞,这剧烈的撞击感让我的手指以极高的频率强烈地振动,直到唱诵结束,它仍幽绵不绝,在身体中久久回响了 5 分钟左右。

而身边同伴们的唱诵声也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变得优美和谐、空灵通透,共振此刻像是一个纽带,仿佛与大自然本身的频率产生共鸣,将万物相连。

在这神奇的身体细胞奏乐的连接中,我的内心一度进入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像是卸掉了很大的包袱,通体喜悦自在,连下山后的整个人的情绪都不再有大的起伏。

各地文化或宗教中的能量振动

我非常好奇这究竟是什么,于是试图在人类已有的经验体系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查阅资料后发现,在人类很多宗教传统中,都在从意识或是物质层面强调能量振动这件事,各自有各自的名词解释,通过各自不同体系的术法修炼,但是指向的那个内核,仍是同一个。

古印度瑜伽士,从最微小的微粒物,到人类大脑的意识与 DNA,从恒星到黑洞与星系,整个宇宙以及宇宙中存在的一切都由振动组成,演化出了唱诵、音钵等声音上的共振,去与万物知觉的意识链接;

佛法,将它视为在意识能量上的同频共振,称其为无上正等正觉;

道家,将能量视为阴阳太极,互为依存,发展出以运气、气功等形式去感知能量涌动;

……

科学与佛学相遇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科学的量子力学与超弦理论。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著名共识是:宇宙中万物都是由能量构成的,小到量子,原子、分子,大到天体运行,都在不断的运动和振动,故万物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振动频率,由此有不同的展现面貌。

量子微粒子呈现为“波粒二象性”(即量子是以波或是粒子的形态呈现取决于观察者的观察角度或测量方法)也意味着构成宇宙或我们的物质并不是我们一直认为的单一“原子态”,而是物质的粒子或能量的“波动”。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因为实验中参与进了人类的意识的观测,观测者的观测意识让粒子从不确定的叠加状态,立即随机坍缩(确定)为单一的有确定位置和状态的稳定客观存在,从抽象变成了具象的最终形态,是意识参与并反映给意识的结果。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人的意识是量子力学必不可少的元素。

而前不久获得诺贝尔奖的量子纠缠实验也证明,一对共享一对波函数的粒子,在没有测量之前,两个粒子状态都是不确定的,直到测量发生,一个粒子得出一个值,而另一个粒子就可以超越时空立即得到一个相反的值。

虽然我们有了量子力学,但是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它一定不是最终的大一统理论,主要原因是这个模型并不包括重力!科学家们仍在追求一个能够通过数学公式包罗万象地论证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以此希冀能够揭示宇宙活动的奥秘,这其中也包括爱因斯坦。

超弦理论

而如今一些物理学家相信,超弦理论就是一个统合了所有的自然律和作用力,能够描述一切宇宙现象本质的理论,它满足了物理学家们对于统一理论的热情与理想。

菲尔兹奖(诺贝尔奖没有设立数学奖,菲尔兹是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获得者维藤也坦言说:*“所有物理学上的伟大思想,都是超弦理论的副产品。”*

在超弦理论之中,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夸克等等,实则都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如同乐器上的弦,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

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E -33 厘米),因弦太过于细微,所以我们从远处观察它时,无法区分它究竟是弦的共振还是粒子,只有我们将它足够放大时,才能看见是它的真身是一种振动弦(目前仅为理论,目前尚未有科学实验证明)。

当我们用音乐的视角旁观这场由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演奏的史诗级交响乐,感受它们的音符不断涌现跳跃与不断泯灭轮回,是否也意味着,我们的意识,才是让物质世界如梦如幻的原因。

殊途同归的研究路径

虽然量子力学种种结论很容易与佛教的“万物由心造”有所联想,然而我的主观想法告诉我,科学与佛学研究的出发点与路径方向不同,如果根基只是在直觉的流沙之上,没有任何扎实的推演,强行用科学佐证佛法,可称之为削足适履,是非常不靠谱的事。

但有趣的是,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也同样在走着不同的路径,却拿到了类似的钥匙,比如物理学家在量子对撞机实验中才得以发现粒子世界中的“希格斯粒子”,认为它是开启暗物质之门的钥匙,而被誉为“超心理界的爱因斯坦”,现为美国加州博塔卢马智力研究所实验室主任的迪恩雷丁(Dean Radin)在他的《缠绕的意念——当心理学遇见量子力学》一书也通过心理学的实验数据找到了通往意识隧道的“量子宇宙密码”。

不管是粒子世界的希格斯粒子还是心理世界里的量子宇宙密码,都在不同的路径与方法中,殊途同归地展示的难道不是人类的同一种愿望吗?

——串联起世界的不同领域、不同知识、不同文明,探寻更普遍的“公约数”来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

科学和佛学因共同追逐的同一个太阳,在这个时代的山顶微妙地相逢,如同千年难遇的知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却留下我们这些山脚下心随境转的凡夫俗子,还在互相对立各执所见,在虚妄的分别心中各自情绪起伏,争论不休。

对科学祛魅:科学的发展历史

过去我们总是说科学是客观的,而宗教是迷信。

纵观西方科学的发展史,科学诞生于西方神话与希腊哲学思想的土壤之上,源自于苏格拉底的徒弟亚里士多德宣扬的“逻辑理性”,摒弃了哲学超越的浪漫主义的那部分,彻底与希腊神话划分界限。

在 16-17 世纪,基于逻辑分析的科学实验开始成为探索世界的核心,试图寻找出因果关系,从伽利略的“日心说”开始,科学便与宗教走上了发展的对立面。哲学的逻辑语言,又被霍布斯进一步发展成为物理系统性为主导的机械论,将世界当做机器系统看待,由此打开了工业革命的认知大门,现代工业革命引领现代科学的发展直至今天。

所以科学的研究路径,从一开始就摒弃了人的意志的干扰,基于人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地研究客观世界规律”,通过实证,试图去打破人认知的局限。而当物理学家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思路时,他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这个传统中汲取经验。

正如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道:

“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 ( 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 ) 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而量子力学、超弦理论的出现,却动摇了传统物理科学的研究根基,某种层面上它证明了,意识真实存在。

“物质”究竟是什么?过往完全摒弃了意识的唯物主义科学,怎么也说不清。

“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

而佛学与科学的研究路径完全不同,是宇宙的另一方面,意识。虽佛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但是它认为主观与物质、意识是不可分开的,它们应是一个整体。它并不试图将意识单独拆出来“证明只有意识是正确的”,而是扩大思考我们的世界,这个巨大的沙盒。

重新认识世界的必要性

而随着人类物质社会的这近一个多世纪的迅猛发展,我们的运转规则越来越“工具理性”化,我们精细计算每一步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一切都被知识化和技术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将工具神化,试图构建效率更快的工具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对劳动的剥削,例如我们现在正在构建的一个控制论为内核的数字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算法计算的方式把每个个体劳动价值极致压榨,比如滴滴司机,外卖小哥等新型数字底层劳动人民。

然而我们并不能否认科学对人类社会巨大的推动意义,只是在于在现在这个关键的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的历史拐点,我们需要站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边重新追问在之前被我们遗忘的问题:人类的本源与万物发展的规律。

人类文明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的智者们早就对世界本源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然而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生活压力,不断推动人们向前、向外求索,多到爆炸的知识与浅尝即止的信息饕餮,造成大众普遍对本源的认知缺失,而在宇宙大爆炸、超弦理论、人工智能、量子力学、测不准定律,这些科学概念越来越普遍的今天,这个时代又面临着重新认知世界本源的紧迫性,当我们看到如今众多乱象与舆论争纷,我们该重新拾起被遗忘的智者们的智慧,透过表象回到问题的本质。

我的直觉上相信有唯一真相的存在,但是需要在人类已有的经验体系中寻找一些支撑的理论文献。于是我踏上了略显滑稽的寻找科学文献和过往历史的路,这条路我相信也有千千万人走过,思考过,并有所结晶。我诚惶诚恐,试图揣度那个真相,却不得要领。

不管王朝如何改朝换代,生命如何生灭轮回,它们都如同热沙上的水痕般蒸散无踪,随时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但冥冥之中,总会有人停下脚步,去思考人类因何而来,为何而生,到底何为意义,又何为存在。

它像是一个谜,像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的宝藏,如同普罗米修斯之火照亮大地,每当在夜晚你抬起头看向那星星点点的苍穹宇宙时,它始终在向你发出召唤,熠熠发光,让你忍不住向它伸出手去。

科学家是如何看待佛学呢?

如果你阅读过《我的世界观》(收录了爱因斯坦所有的文集),就会发现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的观点上,始终抨击的是有神论的宗教,但他同时坦言,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强烈的相互依赖关系:

“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

历史上曾经在 1975 年,物理学家卡普拉(Frijof Capra)出版了一本《物理学之道》,对量子科学与佛学哲学进行精彩的两者的重合阐述之后,事情就开始不受控制,兴起了“量子禅修”等各式各样照葫芦画瓢的产品,强行生搬硬凑,却不得要领,没有智慧。

经过百般求索,看了不少资料文献后,寻到了《科学家论佛法》,收录了几位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与博士导师的文章,极成体系,瞬间醍醐灌顶。

* 注:纸质书只能在成都文殊院结缘

科学家们认为,通过佛法的修行,例如打坐修禅,可以打开超越逻辑理性的超然智慧。

而当代人类对于智识的科学研究理解是建立在认知神经科学之上,却依旧无法搞明白人类的心灵与意识是如何产生的。但依旧不妨碍勇敢的科学家,对此有敢于打破常识的思考。

以下为书中朱清时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通过量子力学与佛法对于意识起源的思考节选:

未经测试的电子&未生念头的意识

* 这个自由状态与刚才所说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怎么可以比较起来呢?就是电子这些东西,在你没有测量的时候,它处处都存在,也处处不存在,一旦你测量,电子就有个固定状态出来了。意识也是这样,如果你看到这朵花,一下子动念头了,动念头实质上就是作了测量。你用鼻子作了测量发现是香的,你眼睛进行测量发现是红色的而且美丽,你动意念去测量它,发现它很令人愉快。于是这些测量的结果,也就是念头的结果,一下子使你产生了进一步的念头:这是一朵玫瑰花,就认出它来了。人意识的发动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动念进行测量,然后产生念头。这时候念头产生出来了,实质是通过测量得出的几个我们制造出来的概念。这时意识不再自由,它突然坍塌到一个概念“玫瑰花”上。* 

* 说得更深一步,《楞严经》讲“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本觉明妙,觉明为咎”,是什么意思呢?整个物质世界的产生,实际上在意识形成之初,宇宙本体本来是清净本然的,一旦动了念头想去看它了,这念头就是一种测量,一下子就使这个“清净本然”变成一种确定的状态,这样就生成为物质世界了。《楞严经》最早、最清楚地把意识和测量的关系说出来了。* 

而朱清时院士的这一思想现在来看是有科学理论的。

“英国剑桥大学的彭罗斯教授和美国的哈梅罗夫教授认为,人的大脑中的神经元里有一种由微管组成的细胞骨架蛋白,有很多聚合单元可以控制细胞的生长和神经细胞的传输,每一个微管里都含有很多电子,这些电子又相互组合成量子纠缠态。

人在起心动念进行观测的过程,就是大脑神经由叠加态变为坍塌态的过程,观测一次就是海量的电子纠缠态坍缩一次。一旦坍缩,就产生了念头。”


佛不是一些人名,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

而是指一种状态,指成就者与觉醒者。

而佛法,与各分支的佛教教派不同,

它的奥义在于追求真理的智慧,诉说万物无常,因缘和合而生,破除虚妄,弃绝我执,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即见如来。

佛法中并没有唯一的神,它指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佛性。

如从宗教的角度出发研究佛法,我们大抵只能研究出宗教的文化,却会错过它实则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相。

也许我这其中的理解也存在错误,但是没关系,我很喜欢和我的朋友树柳在一次聊天时曾和我说的一句话:

“大風一吹,迷雾散了,便知真与假了,便知林中道路何处走了。”

*** 佛陀教导我们,至少我们心中要保持无常的概念,不要故意去隐藏它,我们借着不断觉察和合的现象,便会了知因缘相依,认识因缘相依,我们就会认识无常,而当我们知道一切事物皆无常,才不会被种种假设、僵化的信条(无论宗教的或世俗的)、价值体系和盲目信仰所奴役,这样的觉察力可以让我们免于受限于个人的、政治的和感情的戏码之中。我们还可以将这种觉察力导向大至想象之极,小至次原子层次。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最后,如果你也对这座古寺感兴趣,想要体验课程,可搜索公众号:南天目山千佛寺。

另外现在寺庙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资金和人力的问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师父从繁重的工地上放出来,开放道次第禅修课程,而我在禅修班结营时如此发愿:2023 年在山上闭关修行 21 天。

说不定,我们有缘山上见。

PS: 本文感谢我的搭档 Vion Williams 的帮助,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这次百忙之中抽空的禅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茶灯灯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