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1NT」展览海报
「P01NT」在 bitcoin2022
「P01NT」:不止是 NFT
文:王莲仪
随着 2022 年的落幕,「P01NT」这个堪称国内最大也最先锋的加密艺术项目也即将接近尾声。虽然是个基于虚拟世界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艺术项目,但吊诡的现实世界对其施加的的种种影响,让「P01NT」的运营时间远比它最初设定的 100 天要长,我们也在展期内经历了各种意义和维度上的冲击,这使得我在回顾「P01NT」这个项目的时候,对 Web3 可能带来的某种美好愿景感到更加迫切。
「P01NT」于 BCA Gallery 外滩香港路展厅
「P01NT」的每个符号都有着自己的含义,P 代表 point,0 和 1 分别是二进制中的基本构成字符,N 表示 non-fungible,而 T 意味着 token。不过刨去这些需要一点区块链知识才能理解的符号及缩写,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以「点 /point」为基础单位构成的几种不同形态的“画布”——点、线、面、三角、方块、圆。点,point,即为展览的最小单元,同时也是可以购买的 NFT(相信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都不需要我再来解释 NFT 是什么),而这个 NFT 对于整个“画布”来说是一个空白的图层,可以被涂上任何颜色,甚至填充其他链上图像(当然也是 NFT)。这就意味着「点」的购买者,也就是“藏家”可以通过拥有画布上的「点」,来展示自己手中已有的其他视觉类 NFT 收藏,每个“藏家”可以 mint(铸造)或购买很多个「点」,从而让自己持有对画布某个区域的策展权。如此一来,不仅“画布”上的「点」可以是一件作品,每个「点」都对应现实展厅和链上“画布”的一个坐标,整个“画布”也成为了一件作品,这件“作品”源于多人的共同创作,并在公链上交互留下永远的痕迹。
「P01NT」 的基础“画布”
这个互动过程就使得「P01NT」的项目性质扑朔迷离了起来,「P01NT」究竟是作品,还是展览本身?是空间还是某种网络行动主义的档案记录?这 4942 个「点」的参与者们的身份也在「P01NT」的展览叙事下充满了流动性,以至于无法像其他加密艺术项目一样单纯通过电脑屏幕获得完整的体验。而在 BCA Gallery 的展览现场,点、线、面、三角、方块、圆等不同形状尺寸的 LED 屏幕和极素净的纯白背景则营造了一种白盒子美术馆、科幻片质感、宗教般肃穆的氛围,屏幕上的无聊猿、加密朋克、azuki、猫头鹰、烟花等小图片在这种环境中显得有些戏谑和叛逆,甚至无厘头……巨大的视觉反差加上「P01NT」项目背后颇为复杂的技术逻辑,让人一时费解这个项目是不是一个 Web3 强行跨界到艺术领域的无用产物,它是否不产生任何意义?我不由得联想起了孙博涵在展览介绍中所写的“一切源于无聊”。
无聊猿登上《滚石》杂志封面 | 来源:RollingStone
无聊猿游艇 NFT 也是一个源于“无聊”的产物,这群时间自由财富自由的猿猴大多面无表情,却精准迎合了当下的时代情绪。
那我们就从无聊谈起吧。乔治·巴塔耶曾在《艺术的诞生》中写道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两大重要事件:“工具的制造(劳动诞生于此),艺术品的制造(游戏开始于此)……艺术本质上是一场游戏。”巴塔耶将游戏与劳动对立,将艺术品与工具对立,他认为游戏是一种非“生产性的、非目的性的,与劳动相对立的活动,这同时也是艺术的本质,因为只有在不被必须性和目标所捆绑的实践之中,才有真正的艺术。”他还以社会学角度思考经济学,并提出了“耗费”的概念,简单讲就是人们用于生存的基础能量很容易得到满足,“无聊”这种情绪便诞生于基础能量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能量冗余,工业革命以来,这种冗余几乎存在于各个阶级。在这个意义上,人类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拯救自己于无聊”,亦即“如何耗费”。于是,无生产性的耗费便成了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意义的事物,而所有能量冗余被耗费的过程都可以被称之为“游戏”。人类历史上古老游戏的规则和设计都无限接近于后来创造和存储数字状态的机器,比如围棋就很像计算机,黑白棋是典型的二进制玩法。在这个意义上,也许是“游戏”先创造了抽象空间,进而创造了“计算机”,通过人和“计算机”的交互,又再次创造了“游戏”。
「P01NT」于 BCA Gallery 上海空间的异形展示屏幕
在我看来,「P01NT」就是这样一个有关占领美术馆(抽象空间)的“游戏”。它以“展示 NFT”为目的,将美术馆的“白墙”,即画布本身,开放给任何一个购买「P01NT」的参与者,这个游戏没有既定框架里的输赢与对抗,像开放世界一样有着多种玩法和可能性,但是以一种十分朴素的视觉和交互方式呈现了“游戏”在区块链逻辑下的关系美学。在「P01NT」里,艺术品、NFT、空间与游戏本身是等价的,屏幕上的一切,都是众多参与者们共同构建起的数据与形状、展示与拥有、观看与被观看之间的博弈。
很多人认为“观看”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方式,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观看是基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传统,我们观看艺术作品或其他事物的方式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漫长的演化过程,“观看”一直都在变化。人类始祖学会直立行走,将目光从地面和前方抬起到更广阔的天空和远方,这改变了观看的视域;织物、纸张的发明,让观看的经验得以传递;摄影术的发明,拓宽了可被观看到的内容,也改变了我们观看的视角;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展,到了广播电视年代,小小的方形屏幕呈现了更多样的视角与表达,观看变得扁平化与幻象化;而互联网时代与硬件技术提升同时到来,观看进入到了屏幕时期,无处不在的屏幕与互联网,让上世纪艺术家们试图利用屏幕实现艺术民主化的愿望在今天达成,每个人都有屏幕(手机、电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种视角的“观看”。而「P01NT」正是处在这一时期到下一个“元宇宙”时期的过渡阶段,显然这个项目里所有可以被称之为作品的东西与观众交互的媒介都是屏幕,但更进一步的是区块链技术的介入,这让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再一次悄然改变。「P01NT」这些分布式的像素点毫无章法地出现在眼前,对于观看而言,分散跃动的小图像构成了一种完全的失焦——这是去中心化的观看,其表现了 Web3 的技术基础区块链的基本特征。
「P01NT」 策展示意图
然后是策展关系的改变。曾经只有博物馆、美术馆、社会名流才能拥有对自己藏品的展示权,普通人的收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具备被展出的条件。铸造「P01NT」NFT 并上传自己的 NFT 本质上是一种由收藏者本人发起的策展行为,它把定义、筛选和展示藏品的权利交还给了每个在“画布”上互动的参与者。每一个 「P01NT」 NFT 对应着一个展示位,意味着用户持有一个「 P01NT」 NFT,就可以从网站中找到对应的展位,放置想要展示的 NFT 作品。而策展的作品也不仅仅只在线上呈现,画布上的每一次改变都会映射到线下的实际展览之中。
「P01NT」线上官网
用户通过「P01NT」官网的线上操作将实时同步线下展览屏幕
不难看出这个过程是致敬了 reddit 的子版块 r/place 的共创画布,从 2017 年愚人节开始,每年活动期间 reddit 网站上都显示着一张画布,注册用户可以从 16 色的调色板中选择一个颜色给画布上的任意一个像素上色,每年这场全球共创的线上绘画活动都会吸引上百万的用户参与。而「P01NT」做得比 r/place 更进一步,它直接将参与变为了拥有,诚然,这是所有针对 Web3 的讨论中最常被提及的一个话题——拥有数字身份和数据的权利。事实上对于经常和区块链交互的 Web3 参与者们而言,身份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恰恰相反,身份会一直处在流动的状态。在「P01NT」中,玩家既是藏家、消费者,也是创作者、策展人,每一个数字节点所承担的作用都是多义的,每一个玩家都在这种全新的数字场域里重新定义了自己与虚拟世界的关系,这无疑是对乌托邦式社会形态的绝佳譬喻,更是对当下所处环境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无声反叛。无论是斥巨资购买的蓝筹 NFT,还是自己上传的自拍,作品与作品也在「P01NT」所创造的场域中形成的叙事和对话。某种意义上,这确实是一种典型的民主化实践。
Reddit Place 2022
Reddit Place 项目从 2017 年愚人节至今已持续 5 年的时间,2022 年的 place 活动持续了 4 天,可供使用的颜色数量增加到 32 种,参加人数是 2017 年活动的六倍——600 万人,NewsWeek 称其为目前互联网的最佳实验
「P01NT」的呈现方式则让 NFT 以一种虚拟的状态完美映射到现实世界,展厅中的屏幕类似于智能合约层的底图层,也就是可以被占领的“美术馆白墙”;公链上的合约,即展览的技术手段,则保证了完全的实时性——每线上铸造一个「P01NT」,就在现实的“美术馆白墙”上拥有一个展位,并在虚拟世界中永存。人类的认知结构使得人类对于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现象,必须还原成一个具体的事物,才能对这个东西产生理解。展览让 NFT 这一混沌概念具象化、物质化,于是我们看到「P01NT」不只是一个 NFT 的展览或展示 NFT 的 NFT,而是指向了“NFT’的概念本身。
不过还是要提及,在一个固定的物理展厅中演示充满流动性的抽象虚拟空间,也确实会让原本丝滑的交互过程变得有些坎坷,也许这样最大的好处是降低了「P01NT」作为一个 Web3 项目对普通展览受众的解释成本,并显示了 BCA Gallery 在全球经济下行和币圈熊市的背景下,实践 Web3 长期主义的决心。在当代艺术语境下,「P01NT」和其他加密艺术项目一样被人诟病的是,它仍然没有脱离资本主义的底层逻辑,大户玩家拥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可以 mint 更大的画布,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更吸引人的展示位置,所以「P01NT」无法跳脱出去中心化网络固有的注意力悖论,即便是公平的 mint 和展示,最终的结果也还是不公平,想要获得更多关注,只能另辟蹊径(比如展示蓝筹项目或者发张自拍上去)。但是很显然,区块链作为一个工具只能帮助实现过程公平而不是结果公平。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群体选择制度 ,一个艺术项目也无法承担如此多的责任。
「P01NT」在 NFT.NYC2022
「P01NT」在阿里巴巴 Usee 设计周
「P01NT」参与“SkyEye·上海之眼”项目于美罗城 3D 球屏展示
由于我对“加密艺术”近乎苛刻的定义,很多曾经火爆的 NFT 作品和项目甚至都无法被纳入艺术这个语境下进行讨论。在一波又一波的 Web3 热潮下,不少人已经经历了不止一轮加密货币的牛熊。上轮牛市 NFT 项目大爆,甚至 2021 年被称为 NFT 元年,但大火的 NFT 项目里,真正能在当代艺术领域产生意义的加密艺术项目不多,而我认为「P01NT」算得上一个,尽管它也有着一些 Web3 项目很难避免的问题,但「P01NT」为我们展示了基于区块链所塑造的虚拟空间上不同身份与交互行为所表现出的无限可能性与想象力,仍不失为一次当代艺术范畴内的优秀尝试。
注:我在前不久的一篇文章《加密艺术有生态了吗》对加密艺术做过这样的定位:“加密艺术同时开拓了艺术在空间、媒材与概念上的新路径,会在艺术史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从比特币与以太坊的诞生以及期间浮浮沉沉的各种项目上,我们看到区块链对全球金融霸权的反叛与其对个人数据权利的保护,其所探讨的命题正是当代艺术的几个核心议题——身份政治、文化殖民、中心化资本权力以及社会治理方案,因而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艺术本质上属于“网络行动主义”和“关系美学实践”。
作者简介
王莲仪
独立策展人,波眼艺术创始人。长期活跃在当代艺术系统边缘,现工作生活于赛博世界。策展实践涉及多重媒介,包括物理空间、社会事件、元宇宙、游戏、人造卫星、社交媒体等。受技术哲学和东西方政治文化影响,她关注大众传播媒介及群体意识形态的建构、消解与增殖之间的关系。近期的策展研究方向聚焦于整体艺术与游戏化策展在推进当代艺术的大众化认知方面的作用。
🔗参考链接:
Twitter|@BCA_China
Instagram|@bca_gallery
小红书|BCA Gallery
香港路 117 号 501 室
周二至周日,11AM-6PM
Email:gallery@bca.network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