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Twitter 裁员 90% 还能正常运行,所以这 90% 的员工都是不必要的。
大公司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小公司一开始人很少,确实会效率高。
那大家是怎么样从效率高变成效率低的呢?
简要的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拿一个初始软件公司为例。
对于软件公司来说,刚开始,只有一两个人,你可能都不需要办公室,两个人可以很快的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做出来,因为不需要汇报,也不需要讨论。
东西做出来之后,需要有人去推广,刚开始你可能很兴奋,可是慢慢的你发现,你需要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去讲,而且还要面对不同的人。
这不是你喜欢的事情
于是你就想,有一个人,不会写代码,但是他或者是她,可以整理文档,对外面宣传,去聊合作就好了。
怎么找这个人?你可能只是发了一条消息,就会有人推荐,于是你们的两人小分队变成了三个人。
你把自己解放出来了,很开心,但这个时候,恶梦才刚开始。
因为你要做版本迭代。
第一个版本很好,但始终会有更种细节问题,比如说,手机上浏览可能没那么好,Firefox 上似乎样式有点变化。
你新加入的运营小伙伴,发现使用的人越多,反馈就越多,然后就需要修改这些小问题,同时还要继续向更多的人宣传。
他觉得收集反馈问题这件事儿也可以交给另一个人做,不然他无法专心推广
于是你还是需要招人,但这次面试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你浏览了 1000 份简历,找到了 400 份看着不错的,打通了 200 个电话,约来了 100 个人面试,到场只有 50 个,面试通过有 2 个,最终两个人都放了你的鸽子。
这些过程都让你很烦躁,你终于意识到你没办法全身心投入新功能研发,用户抱怨响应不及时,需要 HR 了。
有了 HR 之后,确实帮你减轻很多负担,特别是不用去招聘网站去填写各种繁琐的表单。
但是面试和筛选的工作少了了,于是你想招一个实习生,底子好又聪明,还可以帮你做一个初步的筛选,通过之后再把简单推给你。
效果很好,于是你的另一个小伙伴也觉得自己需要一个。
这样你们的团队有了 6 个人
办公是个问题了,毕竟 6 个人在一起,不可避免的要沟通和交流,需要一个会议室,频繁的面试也需要一个安静的房间,大部分候选人看到咖啡馆就跑了。
于是你们为了节省成本,入驻了集成办公区,有很大的公共区间,也可以和别的小伙伴交流。
这时候项目有了营收,你发现需要报税,合同,沟通商务条款。
财务和商务进来后,团队变成了 8 个人,气氛很好,大家经常去 KTV 或者是吃火锅,少不了订餐订座出差团建,每天的下午茶也需要采购,行政不得不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的团队规模又开始扩大,这时候推广方面忙不过来,他太累了,申请再找一个人。
一个人太累,两个人忙不过来,怎么办?只能招不然他离职
同样的问题也暴露在研发岗位上,因为新功能增多,还没有产品经理和 Ui 设计师和测试,移动端也需要考虑了。 所以研发觉得自己很都要干,认为一个有效的测试可以帮助自己和产品,特别是不要总是上线之后出问题。 人事又忙碌起来开始招聘。但这一轮又没那么顺利了,因为他们会奇怪为什么没有自己办公室
所以需要一个新办公室,但是这次就没那么轻松了,选址价格距离环境,需要一个人去跑去聊。
更麻烦的是还要装修,总算大家入驻了新办公室,突然团队里某一个岗位要离职,因为他家离的太远。
这怎么处理,紧急招人,离职的小伙伴也很给力,一直坚持到新人入职,交接完毕,很棒。
但新人三天就走。
你终于意识到,一个小的团队可以高效率运转,却没有办法抗风险。
不管是找朋友,还是让团队的小伙伴兼职 ,你总算扛了下来,没有对正常研发进度影响太多。
可是你心里却明白了,这是一个马车跑高速,重点还在于是你不可以停下来。
一旦停下来,你的用户会离开你,你的团队也很难鼓舞士气。
所以你必须要仔细去衡量每一个人可能存在的风险,他们可以现在很快的高效工作,但是下周呢,下个月呢?
下个月再有人离职,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只好去找备份,你需要在一些关键岗位上找一个人应对突发情况。
就这样三个月之后你的人数可能就是 20+,维持这么一个团队的成本,和最初两个人是完全不一样
只能继续扩大自己的营收,或者是融资,但是需要更多更好的证明。
要么是 UV,要么是客户,要么是营收 ,要么是利润,总需要什么东西来说服市场或其他人。
你可能还需要有一定的曝光,或者去聊更多的资源,你发现你做为了自己喜欢的技术,只能去找一个技术合伙人。
他要认同你的理念。
同样的,产品,技术,运营三大部分,或者是销售,都需要管理岗,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很难,也不应该去掌控公司里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 你必须和你的管理团队沟通,然后管理团队去和自己的团队沟通,把公司想要做的事情讲清楚,节奏准备好。 绩效这时候也开始出场,因为总会有不公平。
慢慢的,招人变成了常态,大家也习惯了人员流动,一年后你发现一起去 KTV 的人慢慢的消失了一大半。
这个时候效率变低了,没有之前那么快了,但是可以稳定在一定速率去前进。
毕竟某一个岗位全部离职的小风浪你也能够经历,可是你做的很累,最初的想法,经过市场的检验,修正了很多次。
你需要新方向,不转没有前景,转了需要投入,现有的团队成员没办法完全适合新业务方向。
你想推倒重来发现不可能,投资人,用户,所有过去帮助过你的人都期待原来的载体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新的产品,研发,团队加入之后很快做出来新产品,然后失败了。
复盘之后发现是在流程上有缺陷,导致问题本该解决掉。
那么应该让流程规范化,开始制订规则 ,每一个角色上应该做哪些事情,怎么样保证不出错。
过去更新可能你直接在线发布,用户提出问题下一秒你就修复,新来的小伙伴也这么干然后直接把系统干挂机一天。
因为需要一个测试 + 审核 + 回滚的机制确保此后不要发现这种问题。
培训也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人事部门必然安排一个负责培训的岗位,首先来确保大家的电脑下班后是关机的,灯是关掉的,门是锁的。。
然后还要提醒大家不要在办公室吃螺丝粉以及请假记得要通知同事,毕竟上次有小伙伴不说话消失三天你以为他被灭霸抓走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竞争对手采用了一个新技术,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你其实是就发现了这一点,但是团队被现在的研发排期绑架了。
产品团队已经不止一次抱怨,研发把他们的需求排到了 5 万年以后了。
研发团队的抱怨更多,认为产品不专业,特别是之前的架构不合理,他们委婉的说是因为公司业务在发展,其实就是在说最早你写的代码太垃圾太随意,但那毕竟是早期啊。
技术负债这个词在你脑袋里面反复闪现。
因为你要考虑重构,新技术,Bug,现有的产品功能。
最终决定重构,还有安排一个人去调研新技术,让他去看看能否对研发效率有提升。
假设你运气好,重构非常顺利,效率有提升,但是产品又有了新的实验性想法。
客服团队也在扩大,他们抱怨自己像头驴一样工作,总是遇到愚蠢的用户或者客户。 设计师团队也因为版权意识薄弱引发了诉讼,你的行政经理告诉你接受到了一封律师函,因为某位员工用了盗版的系统或软件,而你们的桌面运维提议用更智能的方式管理所有人办公电脑的升级 办公室变的更大,可能还有全球业务
单独一个城市已经没办法满足了,因为很多本地客户需要你去运营。 财务和人事也需要扩大规范,因为单纯计算工资,绩效都忙不过来了。 但你知道这已经是一个好的结果,因为大部分同一时间开的公司都倒闭了。 你也很清楚的知道,可能大部分的岗位都在摸鱼,实际上你也默许了这种状态。
原因就在于是他们效率虽然低,但是可以继续干活。 你试过用更好的福利,更科学的绩效,甚至是内部孵化,都没办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你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战车,停下来容易,再启动就非常非常困难了。 所以不如干脆投资一个新团队!
两个年轻人在咖啡馆和你见面,你从他们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他们非常高效,两天时间就做出来了一个小 Demo,要价也不高,很像当初的你。 而现在,当初一起咖啡馆的合伙人早已经离开。
当所有的人越来越习惯,也就代表着所有的人越来保守,公司的所有人都告诉你,团队老了,产品老了,需要更年轻的群体,不然就会死去。
这时候有人站出来指责说这是一家傲慢的公司,因为一个 Bug 既然半年了都没有得到处理。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没有人再讨论理想,因为理想也代表着利润分成,而他们加入太晚。
就好像一个蛋糕,一万个人来分,怎么分都分不够,最应该踢出局的可能是贪婪的资本,但他们告诉你这是忘恩负义,毕竟孵化了你
维护现状总是很容易,做出改变却非常难。 10% 的人可以保持正常情况下的正常运营,却无法应对 99% 的突发情况。 好比百倍杠杆开合约,运气很好,这十秒之内没有爆。
又好比是,把你关监狱一年,你可能饿不死,也能活的下去,而且成本极低。 是不是就代表着你之前和朋友一起吃饭,逛街,哈啤酒,买衣服,看电影,参加活动,啪啪啪,旅行,学习,加油等等所有的事情都毫无意义? 看,过去一年要花 300000,实际上一年 3000 也活了下来。
效率高和效率低,有时候不是一对反义词。对于公司来说,或许是一个周期的故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