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yst 旨在利用简单的设计提供无需许可的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
撰文:Babywhale,Foresight News
昨日,模块化区块链跨链协议 Catalyst 宣布完成 420 万美元融资,Spartan Group 领投,Foresight Ventures、Robot Ventures、Maven11、Alchemy Ventures、HashKey Capital、Circle Ventures、Superscrypt 以及天使投资人 Calvin Liu、Aditi Sriram 和 David Phelps 等参投。
跨链的赛道其实已经可以用拥挤来形容了,并且类似于 DEX 一样,早期的项目和高估值的项目更加能吸引更多的流动性从而降低跨链的滑点。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Catalyst 究竟凭何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
Catalyst 目前还未推出测试网,读者可以前往官网(https://catalyst.exchange/)申请测试资格。就目前 Catalyst 公布的文档而言,其差异化体现在可以为几乎所有的区块链提供跨链服务,包括了很多例如基于 Cosmos IBC 的应用链,而不仅仅局限于 EVM 兼容链生态。Catalyst 将其定义为模块化区块链的跨链基础设施,也是希望未来模块化区块链兴起时,当很多项目都可以依据自身特点设计专有链时,可以为所有链提供标准化的跨链解决方案。
虽然 Catalyst 没有详细解释其技术细节,但简单阐述了跨链机制。简单来说,Catalyst 并未设置过于复杂的机制,仅仅是通过跨链消息消息传递将原链的跨链需求传递到目标链,从而实现代币的跨链。此外,Catalyst 没有类似 Hop Protocol 的 hToken 作为中间代币,也没有像 Wormhole 或 Axelar 一样提供封装代币,而是需要在链上先提供流动性池,再通过链间消息传递来实现跨链。
据项目文档的表述,Catalyst 的特点为无许可性,也就是说 Catalyst 会为项目提供一个包含了部署跨链功能的 SDK,使得使用该 SDK 的链,无论是 EVM 兼容链、以太坊 Layer2 网络还是 Cosmos 应用链都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无许可的跨链。Catalyst 表示,其创新点在于「流动性单位」,笔者的理解为,Catalyst 只需要每条链提供所需要跨链代币的流动性,再通过统一的消息传递层相互之间进行链接,从而简单化了跨链的流程。
Catalyst 表示,采用简单的链间消息传输来进行代币跨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因为攻击者只能通过修改跨链的信息才有可能实施攻击。但鉴于跨链桥一直都是黑客攻击的重灾区,其安全性或许需要了解其技术细节后才能评判。
据文档显示,Catalyst 的跨链过程为:
当前当 EVM 兼容链以及以太坊本身向 Solana、Cosmos 应用链等跨链时,有很多都在使用封装代币方案,例如将 USDC 通过 Axelar 跨链至 Osmosis 时,在 Osmosis 上的代币实际为 axlUSDC。类似的跨链方案虽然有助于主流资产流向新的平台,但也使得流动性无法统一,可能一条不支持原生 USDC 的链上有多个版本的 Wrapped USDC。
基于这样的情况,加之现在包括 dYdX、Chiliz 之内的项目都开始自己开发专有链,未来类似的情况大概率还会继续增加,此时若有 Catalyst 这样无需许可的基础设施,使得链与链之间可以实现原生代币的跨链,则有助于生态之间的协同发展。
但正如前文提到的,由于高估值的跨链项目的虹吸效应以及应用链本身体量的限制,Catalyst 能否在每条链上都建立起足够的流动性是一个有理由被怀疑的问题。此外,由于每条链的流动性都采用了统一的跨链消息传递层,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未知的风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