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治理的教训 | 阿姆斯特丹银行史(三)
Yolo 笔记
2020-12-23 19:27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导语

“人们经常都会看到,纯粹理论研究的一点点成果,也许在很长时间之后,会导致连做该纯理论研究的科学家都始料不及的实际应用。”


——爱德华·诺顿·伦茨



----------【银行的衰弱----------

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垮台

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韧性和其成功,也是导致其最终的失败的原因。在 1770 年代末,在与英国的新战争所产生的经济压力下,银行逐渐与其章程产生巨大的分歧,银行开始以持续不透明的方式发放了更大规模的贷款。

站在当前有限视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分析阿姆斯特丹银行,我们认为阿银行缺乏可持续管理法定货币的制度保障和治理结构。Janssen(2015)讲述了阿姆斯特丹市政当局与银行专员之间过于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后者受到压力,行为也往往背离其章程。对银行独立性缺乏体制保障的现象日益明显。此外,虽然银行的所有权由阿姆斯特丹市所有,并且市政府会给予它一定程度上的财政支持(以及阿姆斯特丹社会各层之间分担损失的能力),但比起银行在国际贸易当中占有的份额和角色来看,这些支持仍是远远不够的。

专员的年龄从其历史早期平均 46 岁下降到 18 世纪后半叶的 33 岁。她指出,“对于青年男子来说,在其职业生涯开始时,要保护自己不受有权势的市长之害比他们有经验的前任更为困难”。

由于通过阿姆斯特丹的国际贸易量很大,银行的大规模活动已经有足够利润了。但是,市政当局在损失发生时,一边接受银行的利润分配,另一边却没有对应的资本重组措施来帮助困境银行摆脱困境,使人怀疑市政府对于银行偿付能力可持续性的支持力度。

第四次英荷战争(1780-84 年)是重要的转折点,这次战争导致荷兰共和国和英国在欧洲、西印度和亚洲水域的几个地区都发生了海域冲突。这场战争也引发了一次经济冲击,VOC-- 作为阿姆斯特丹银行主要借款人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压力。VOC 的船运量急剧下降,荷兰的贸易货物销售从 1780 年的 2,090 万荷兰盾下降到 1781 年的 590 万荷兰盾(图 7,底部面板)。

在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下,阿姆斯特丹银行的专员们做出了决定性的决定 -- 开始向 VOC 发放大规模透支贷款(overdrafts)。因此,在 1781 年世行停止新的贷款之前,该行的信贷敞口上升到先前的 480 万荷兰盾,其中 VOC 的贷款存量很高。而 VOC 的贸易量却继续下滑下去 (Jonker 和 Sluyterman,2000 年 )。

这次外部经济冲击的规模可以从 VOC 船只的命运中得到很好地印证。1781 年 5 月,阿姆斯特丹、巴塔维亚和印度等 VOC 船只在返回港口的途中被派往毛里求斯协助法国人;这些船只要么被损坏,要么失踪。1781 年 7 月,英国人在 Saldanha Bay(现代南非)扣押或烧毁了 Honkoop、Hoogkarspel、Middelburg、Parel 和 Dankbaarheid 等船只 )。许多船只的损失给 VOC 带来了灾难性的财务和业务损失。除此之外,这些日志还记录了 1781 年 9 月几艘船的船员因坏血病死亡,导致船员死亡率很高。一切都指向一个结果,已经发放的贷款可能再也无法偿还。

1782 年 5 月,委员们作出了决定性的决定,将逾期贷款换成更长期限的债权 (van Dillen,1934 年 )。在整个 1782 年,银行稳步增加了对 VOC 的贷款;未偿贷款从 1779 年 6 月的 0 增加到 1783 年 2 月的峰值,780 万荷兰盾。除 VOA 贷款以外,银行向城镇财政部和城市贷款商会 (stadsbeleningskamer) 提供的贷款,后者又向当地商人提供信贷,银行全部 71% 的资产现在都在信贷中。随着贷款的增加,金属库存从 1776 年为 1760 万荷兰盾,到了 1783 年的 780 万荷兰盾 ( 图 7,第二面板 )。这是因为持有收据的帐户持有人,在收据到期后不再续期,从银行赎回硬币所致。

为了在没有硬币流入的情况下为额外贷款提供资金,世行通过货币创造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硬币,通过记入硬币销售商的资产账户 (Quinn 和 Roberts,2016 年 )。银行公会现在只有 40% 价值的金属硬币的支持,到了 1784 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 33%。随着 1784 年 5 月战争的结束,世界银行之前积累的大量信贷敞口,很快成了不良贷款。暂时的冲击已成为慢性流动性危机 (Uittenbogaard,2009 年,第 131 页 )。

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以及城市当局拒绝对其资本重组,都是其衰弱的重要原因。世界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收款系统的费用和贷款的利息差额。然而,由于利润定期仍然分配给市政府,虽然 VOC 的贷款变得不良,但银行没有重建资本来弥补这些损失。此外,它没有现代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阿姆斯特丹市确实试图对银行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本重组,但这些资金很快就被转移到了城市金库 (Quinn 和 Roberts,2016 年 )。从现代中央银行理论的角度来看,阿姆斯特丹市的财政能力不足以为一个已经成为原始中央银行的机构提供主权支持。

在后面的十年里,贷款风险敞口的程度仍然不透明,但正如货币溢价所反映的,市场参与者对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全部偿付能力持怀疑态度。1789 年 7 月,当巴士底狱在巴黎遭到猛烈袭击,不确定性在整个欧洲蔓延时,有一个短暂的下降到 2%。此后,银行荷兰盾的评级呈下降趋势,并最终在 1790 年 10 月至 1791 年 2 月出现负值,银行为了挽回局面,发行 600 万荷兰盾债券进行资本重组后,这一时期荷兰盾的价值短暂恢复 (van Dillen,1964 年 )。

后果

直到 1795 年,在法国革命军队入侵荷兰之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破产才真正显露出来。新当局颁布法令,将公布阿行的账户,贵金属库存稀少的事实得以公之于众。荷兰盾的溢价在披露以后下降到近 30%。从 1795 年到 1820 年,阿姆斯特丹银行一直是一个严重削弱的机构。在 1813 年奥兰治 - 纳索王子威廉宣布自己为威廉一世国王之后,他成立了德内德兰塞银行(DNB),即今天的荷兰中央银行 (Vanthoor,2006 年;Uittenbogaard,2015 年 )。阿姆斯特丹银行最终于 1820 年寿终正寝。

战争,VOC 的垮台叠加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倒闭,造成严重的经济硬着陆。人均收入在 1794 年至 1807 年间下降了 17%(图 7),住房价格下降了 29%。阿姆斯特丹银行失去了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欧洲金融的重心最终转移到了伦敦 (Carlos 和 Neal,2011 年 )。

资产支持和货币信心

我们研究的基础假设是,银行贷款活动的增加削弱了对银行资金的信心,尤其是贷款质量恶化时,这种信心削弱更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心的侵蚀最终将反映在阿姆斯特丹银行货币的低溢价上 - 即银行荷兰盾相对于实物硬币的价值。然而,不透明的贷款活动也告诉我们,长期来看,贷款质量的恶化反映在货币溢价中,对货币信心的侵蚀是长期和缓慢的过程。

出于这些考虑,我们提出了两个相关问题。首先,长期来看,阿姆斯特丹银行贷款活动对货币溢价的影响是什么?第二,短期来看,在银行垮台之前,短期调整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图 7(底部面板)显示了分析的较短时间内的货币溢价,包括 1775 至 1792。如上所述,阿姆斯特丹银行的政策目标是保持银行荷兰盾相对于流通中货币拥有 5% 左右的溢价。因此,5% 的流动性溢价作为我们的基准。我们看到,流动性溢价离开 5% 的基准开始,经历了持续的下降,不时出现急剧下降。1789 年左右的时期尤其值得注意,当时流动性溢价曾短暂地跌入负区。在这一时期,流动性溢价的时间序列不是平稳的,这通过增强 Dickey-Fuller 测试得到了证实。但是环比序列通过了平稳性测试。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在下面的回归中处理流动性溢价的月度环比。

图 7(第四个面板)显示了贷款和储备货币(支持票据的贵金属硬币)的情况,这些贷款和硬币在这里是以总资产的百分比来衡量的。15 在危机开始时,贷款份额开始急剧增加。后来,在贷款份额增加到 30% 左右之后(相当于准备金率下降到 70% 左右 ) 之后,储备货币开始大幅下降。一段时间之后(从 1783 年起),流动性溢价开始下落。从某种角度来说,阿姆斯特丹银行的挤兑对其流动性不佳状况的反应是延迟的。

存款人延迟反应的一个因素可能是银行通过货币创造,支撑贵金属库存的补救措施。如前所述,世界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出售银币和金币,减少了非受限账户的数量,从而支撑货币溢价,从而。早在 1783 年,阿姆斯特丹银行就以荷兰盾出售了价值 350 万荷兰盾的贵金属硬币,并成功地支撑了荷兰盾的流动性溢价。

从 1784 年起,银行的财务状况越来越差,通过货币业务来维持流动性溢价的做法难以为继。未受限硬币的存量低到了危险的地步,信用损失也大大损害了银行的偿付能力。因此,Quinn 和 Roberts 认为阿姆斯特丹银行陷入“政策性破产”,这意味着其调整后的股本已经为负(图 7,第三小组),银行无法维持其隐含的政策目标:维持 5% 货币溢价的能力。

结论

  • 审慎的银行治理体系,既需要政府主权的支持,也需要政府克制的管理。治理问题诸如:1,阿姆斯特丹政府把银行作为提款机:分取银行利润,获得银行信贷;2,阿姆斯特丹政府拥有银行,与银行关系过分亲密,银行人士从属于政府。3,政府没有对银行起到支持作用,没有帮助其资产重组,使得危机爆发时,难以应对。

  • 东印度公司(VOC)即充当民生经济的基础,又绑架银行的信贷扩张。在外部冲击的刺激下,会造成银行的政策性死亡。

  • 在贵金属储备的银行制度背景下,银行无序的信用派生,侵蚀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


----------【下篇:和数字货币的比较与分析----------


系列相关


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

第一篇,远古稳定币的考古 | 阿姆斯特丹银行历史(一)追溯到货币历史,并解释了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创新,重点是从刚性货币架构向弹性稳定币架构的转型,

第二篇,中央银行的雏形 | 阿姆斯特丹银行历史(二)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兴衰谈起,来看中央银行的原型与定位。

第三篇,银行治理的教训 阿姆斯特丹银行历史(三)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崩溃,看银行治理的原则与要点。

第四篇,货币溢价与贷款质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阿姆斯特丹银行历史(四)我们实证地表明,长期来看,银行荷兰盾的价值与贷款程度之间存在联系,而短期调整机制在政策破产后会发生结构性恶化。 

第五篇,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的互动 阿姆斯特丹银行历史(五)借鉴了刚性和弹性稳定币的经验教训,发现了信贷在现代支付系统中的重要性。通过运用这些洞见,我们得以分析现代稳定币的解决方案,思考中央银行获得货币融资和财政支持的利弊。 

第六篇,从历史看今天稳定币的局限与发展 | 姆斯特丹银行历史(六总结经验

本系列翻译 BIS 的报告《BIS Working Papers No902: An early stablecoin? The Bank of Amsterdam and the governance of money 》,回复 “稳定币鼻祖”,获取报告。






◆ ◆ 

搜索公众号:大脑杆菌


债券 | 宏观 | 生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Yolo 笔记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