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证券型代币的定义,本质背后也是 SEC 和 CFTC 对于加密地盘管理权争夺的问题,最终谁定义,谁说了算。
撰文:Aiying
不出意外情理之中 SEC 对币安提起了诉讼,根据 SEC 对 binance 的诉讼文件当中可以看出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几点:
1、Binance 作为未注册的交易所运营
2、刻意规避监管,招揽美国客户
3、出售未注册证券,至少 12 种代币都属于证券
4、虚假陈述和误导投资者
5、资金安全问题
当中所涉及的诉讼主体主要包括:
简单来说,sec 控诉 binance,违法销售「证券型代币(Securities Token)」,交易这东西你得成为证券型交易所,在美证监会注册成为交易所、经纪运营商,清算机构并申请相应牌照(这里可以详细了解美国加密牌照申请及加密资产监管规则),但这些币安都没做。没做就算了,你自己的 BNB、BUSD(Securities Token)知法犯法也放到平台来交易。与此同时也在精心策划规避美国法规,教唆美国用户跳开限制美国投资者访问的门槛,进入平台交易。而另外一头对 Binance.U 已经符合了 sec 监管的各项规定虚假宣传,诱导投资者从其身上募资了 2 亿美金及数十亿美金规模的交易量。具体的内容可以看币安风险——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当然还有资金监管的问题,与 FTX 及其创始人 Sam 的指控类似,CZ 和币安对于客户的资产管理是自由的,并不存在第三方监管,因此他们可以随意转移和撮合客户的资产,包括转移到 CZ 自己实控的主体 Sigma chain 下,这跟 Sam 的行为如出一辙。当没有了监管,对人性也是放纵的,文件中还提到 21 年 Sigma chain 花费了 1100 万美金购买了一艘游艇。当然这里就不描述太多吃瓜信息了。
其实从整份文件篇幅当中,其实就主要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证券型代币(Securities Token)的定义,本质背后也是 SEC 和 CFTC 对于加密地盘管理权争夺的问题,最终谁定义,谁说了算,毕竟监管机构也是要花大量时间和人员成本对企业进行诉讼的。对于 SEC 而言,这起诉讼是美国法院将同意其对加密行业拥有管辖权的又一次重大押注,因为路人皆知的 Ripple 与 SEC 的诉讼已经长达两年之久,据说 Ripple 也花掉了近 2 亿美金的律师费用,也不愿妥协,估计 SEC 觉得这骨头也不好咬,换了一个。
这个地盘争夺最近也是逐步在加剧,从我们最近的内容可以看的出来:
而神仙打架的过程,总是苦了企业,遏制了行业创新,据说今年在美很多加密企业正在逃离,并且也有很多企业收到了 SEC 的罚单,估计也是缺钱了。
从整个事件当中,CFTC 和 SEC 均指责币安未能遵守美国反洗钱法,而负责美国反洗钱监管的财政部(旗下金融犯罪执法机构 FinCen)却未作出回应,但我估计可能也是在憋大招收集证据,如果币安被怀疑涉洗钱,那诉讼中包含的大部分证据可能会被用来支持财政部和司法部做些执法行动的依据。
Binance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遇到的监管问题也是最大的,目前美国还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一切的法案都在每次诉讼案件当中逐步完善,Aiying 也将持续关注美国加密监管市场政策,及时给大家更新,欢迎关注。
诉讼文件:https://www.sec.gov/files/litigation/complaints/2023/comp-pr2023-101.pdf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