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MMMM 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2023-06-07 01:15
jojonas
2023-06-07 01:15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首先声明几点:

1、 我与 MMMM 不存在任何利益相关关系。我不认识项目方的人,这篇文章也并非宣传目的,反而会指出项目的很多问题。我只在项目里花了两三百刀买了点东西体验了下产品,甚至不算投机……

2、 我对 x-to-earn 模式是否一定会失败这一点持有保留意见。这一点我过往写过一些观点,tokenomics 与庞氏结构关于 stepn 的一些问题分析、反思与建议关于链游未来方向的一些思考等。任何事物都并非非黑即白,我一直希望以一个认真的态度、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以及第一性原则去看 x-to-earn 模式。本质上,随着生产力发展,旧的工作被新的工作替代是必然趋势,工作这一概念本身也一直在被拓宽,从 1 到 x 非无稽之谈。

3、 回归现时,“earn”元素不应过重,是因为没有找到“value source”,不应作无源之水。但“earn“本身不是错误的。这一点从游戏的发展历史本身即可求证:在游戏出现之前,人们的生活完全可以没有游戏;在游戏出现之后再回头,人们的生活依然可以没有游戏,但人们已经不愿意生活里没有游戏了。时间会让已存在的事物找到其归属和意义。

4、 这也是我对 x-to-earn 模式的 Dapp 更关注其应用场景的原因。唱歌,其实是个不错的场景,因为一定会有一群人,不求回报、只因爱好去做这件事,可以满足轻“earn“元素的要求。我很早关注到 MMMM 项目,当时还有竞品,melody 等;再度关注已经是几个月后,没想到还活着,并且还在继续维护。虽然在很多 web3 运营的视角里,这个节奏已经失败了大半。

5、 令我意外的是,MMMM 的产品基础挺不错,让我想起了 STEPN。当然,能够看出很多地方是“借鉴“了先人;尽管在彼时这已并非一个好的加成。我个人对产品的筛选准则里,第一条就是视觉表现,而不是功能或者交互设计。眼睛是一个人接触外界最直接的门户,看到的表象可以骗人,但感受是最直接的。OpenAI 无需大胆配色,curve.fi 也无需更新 UI,但如果你想骗钱,你最好衣着光鲜点。从这一点看,MMMM 的打扮是平均水准之上的。

6、 声明写太多了,nnd。

本文是我使用 MMMM 的一些体验和建议,为了显得条理清晰一些,归类为:产品定位、功能模块、经济模型、增长策略。

产品定位

首先,这个产品的组成元素里,唱歌和 web3,各占多少?

不需要精确的数字,只需要告诉我谁多谁少。

来看一下 app 内的功能对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间占用。

菜单 1 是独唱和俱乐部,2 是关注的人以及推荐的歌,3 是交易市场,4 是个人主页(含资产管理)。

看起来 1、2 是唱歌,3、4 是 web3,挺平均的;但用户每日使用时长基本是全在 1。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用户他只是来赚钱 / 投机的,他是没有必要在应用里停留的。逛交易市场、查看个人资产、在俱乐部质押资产,都不是日常行为;有人说,听歌不算嘛?每天唱歌都要累死(这个后面说),还听歌?据我观察,歌还是有人唱的,但听是真的没几个听。

所以,根据目前的产品设计,这个产品里唱歌元素是远高于 web3 的。我并不是说不好,我反而觉得很好,但按照这个定位,目前的一些动作却都是有问题的。

第一,定位和测试人员几乎完全错开。唱歌和跑步走路不一样,走路是个人就能走,唱歌还真不是是个人就能唱高评分的,按评分产出就导致对测试人员的错误激励。测试如果蔫了,正式版本的启动难度就会加倍。并且正式版本你还是要面临同样的问题,除非去 web2 启动。

第二,产品遵循一贯的思路,先卖了 NFT,又是娃娃又是俱乐部,还有联动。一帮 web3 进来后,唱歌功能留不住人,为了留住他们就开了打金和升级,结果现在一堆满级娃娃,你让开盘的消耗怎么走呢?(当然,只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加功能做消耗还是能弥补的)开盘没人接见光死吗?

第三,如果产品的使用时长几乎全部由唱歌组成,就得思考,怎么用手段留住 web3 用户。Web3 和麦霸群体的交集其实不多,能被触达(知道 MMMM)并且留存(买了 NFT)的更少。说实话,我算一个,但我唱了几天,却越来越累,不想唱了。所以唱歌真的能和运动一样支撑起产品的核心活动吗?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STEPN 带来的一个变化是,强制运动;通过运动,参与者收获了心理慰藉,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更健康了,同时他们的身体素质也确实会好一些。MMMM 能够带来同样的变化吗?我做了个对比表:

这里面涉及到一些细节:

(1) STEPN 针对不同的跑速做了专门的鞋子,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合适的状态;MMMM 只按娃娃品质和唱歌评分区分产出,这导致了低物质激励。

(2) 二者的激励反馈的组成是不同的。MMMM 显然负向更多。

(3) 我为什么说唱歌只能勉强每日坚持呢?因为跑步是重复动作,用户根本无需动脑选择,跑就完了;但唱歌,却要选哪首歌、环境是否隔音、是否符合心情等多个因素,很多时候如果选择受限,会和吃了屎一样难受。这个喜欢唱歌的朋友应该会有体会。

综上,产品定位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它和很多东西是息息相关的。产品定位也不存在中庸之道,你一定需要一个主线,并围绕这个主线来制定和落实后续的策略。如果定位模糊不清,整体的打法就会混乱无序,甚至不知道这一拳为了什么而出。

对于目前 MMMM 的情况,我认为,产品继续维持唱歌内容为主是没错的,但需要削减对打金产出的要求。

第一个需要取消的是仅评分决定产出,且降低日最低唱歌需求量。需要建立一套综合机制,可选因子包括:这首歌的时长、已唱过的人数、评分、收听数等。【维持住大部分 web3 用户的正激励】

第二,尽快找到其他产品使用模式。举个例子,现在产品里是有语音房功能的,有多少人用没有观察过。走唱歌电台 / 直播的形式,将大部分 web3 用户定位为听众而非歌唱者,是否更自然一些?别管其他的,没有人定义非要唱歌才能打金,持有 NFT 我去听歌,歌手唱的也挺好,这种打金是不是更爽更轻松一些?如果按这个思路,第一条其实可以不改,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用户已经有正激励了。【解决产品内容的小众问题】

第三,如果维持第一条,大部分目标用户其实在 web2。按照当前俱乐部的设计思路,应该将市场重点放在 web2。而 web2 的流量涌入,MMMM 相对于全民 k 歌确实有优势(好比 STEPN 之于 Keep);关键在于市场怎么推,比如找些歌手入驻合作之类。当然,这里又涉及到,目标地区的合规与曲库调整等细节问题。【通过 web2 流量加强 web3 预期,维持消耗进入循环】

功能模块

如前图所示,目前产品内主要的功能模块就是:独唱、俱乐部、交易市场、用户主页展示、资产管理 / 钱包。

项目方可能没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独唱和俱乐部的功能高度重叠了。对于大部分唱歌用户来说,两个都是唱歌;对于投资用户而言,也都是用娃娃,除了后者相当于雇人唱而已。用户打开产品,左边是唱歌,右边也是唱歌,唱完一首歌,还有三首……

我并不是说这两个功能需要减一个,只是缺一些调味剂。就好像每年 618 你能看到 100 种满减,每个游戏都有 100 种充值方式,但说到底它们都是一件事,我说的调味就是这个逻辑。同样是唱歌,你可以用直播、用线上 KTV、用流浪瓶、用语音社交的玩法,多点变化其实可以减轻一些每天硬唱至少三首歌(零氪玩家)的压力。

另一点,在一款 web3 应用里,你的功能模块是否需要加产出点?站在用户角度,是存在机会损失心理的。即如果我能在所有功能模块里产出,那我就一定要在所有功能模块里产出,漏掉一个都算我亏本。这就导致你每加一个功能模块,都需要考虑它对用户时间的占用、它的产出分配、它与其他功能模块的差异性、综合效果,以保证最佳的用户体验。这些考虑,我在俱乐部的内容更新里是没有看到的。

这一块的建议,基本都藏在前文内容里,就不赘述了。

经济模型

MMMM 基本延续了 STEPN 那一套,但部分细节没有做好调整,比如前面提到的,没有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做专门的娃娃。而是针对歌的类型分了类。这个分类逻辑很奇怪,用户想唱不同的歌(甚至不得不唱不同的歌),还得去换娃娃才能达到最佳产出?是认为会因此刺激交易吗?但真正会在意更高的边际评分 / 产出变化的群体,和能够随便换娃娃的群体,重叠度究竟有多高呢?

回到那套双代币模型。

本质上在于用户增长匹配新的 NFT 产出,通过旁氏结构为早期增长提供动力;面临的问题则是恶性通胀、价值流出、后劲不足等。在这个过程中,玩家的消耗行为是持续的,触发变动的因子是币价;按照 web3 的“高标准“,一个底子不错的产品,每日产出维持在投入成本的 1% 甚至再低数倍,基本上都可以让增长飞轮小转一会。

为什么不建议更低呢?

并非维护庞氏,而是前期高收益带来的永久性损害基本是你在 web3 启动的代价。年化 5% 的打野项目再怎么做也比不过 ETH 香。大部分项目最有力的武器其实就是前期高收益,包括最近大家炒 meme 炒 brc20,嘴里嚷嚷着公平发射,公个屁,你让他们年化 5% 试试。说到底谁都想让后来者接盘,这是 web3 本质,也是人性本质,没什么好羞耻的。

MMMM 的新人,按照现价投资一张 NFT,0.03ETH(光是提这个价格很多老人都已经被割得体无完肤了)大概是 50U,一天净产出不到 1 个 MESS 大概是 0.03U 也就是近五年;满级产出不特地去找了,因为貌似相比于 STEPN 压了数值,导致升级过程不够流畅,跟前面的使用体验打个配合,用户该离场的基本也打算离场了。刚开局入局者就亏损离场,那谁吃饱了撑了入场呢?

这是第一点,是在延续现有状况下提的。后续怎么弥补损伤,怎么维持稳定 ,寻找价值流入,都是后面的事。用了这个模型,就发挥它的优势,不需要四不像。

但我觉得需要回到基本的供需层面。

KET 暂无规则先不说,就说 MESS。供给来源很明确,就是使用 NFT 唱歌产出;需求来源按照设计是用于 NFT 升级。

先说供给。作为打金产出没啥问题,主要是打金行为在 MMMM 中的定义需要理清,用户最舒适的行为是什么,或许并非唱歌、甚至必须高评分。做到这一点,用户才会不仅仅在“打金“,才会对产品有依赖,进而才有后面的事情。

需求。NFT 升级的动力是什么?作为一款拥有游戏元素的产品,你会发现 NFT 升级并不能帮助你在“游戏“中有更好的表现,唯一的帮助就是”打金“。那么在”打金“本身行为就让人不舒服、打金收益还很低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复投呢?

再说代币激励。

Web3 应用相比于 web2,token 的作用不仅仅是价值 / 权利的承载,不仅仅是带来了经济循环的新要素,更是用户行为与产品目标之间的润滑剂。Token 在用户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复杂的作用,既可以是顺应与调节,也可以是激励与引导。

站在打金产出的价值构成角度,对于用户的行为激励来源绝不应过于单一。越是多元化的产出激励,越能够构建出更完善的生态循环,稳定价值支撑;相反,单一的行为激励,如果支撑该行为的因子发生变动,很容易一夜倾塌。

说的有点文绉绉,直接上图吧:

产出如是,消耗也应如是。

先这样,数值没有去细看,我觉得还不到数值层面。

增长策略

团队给我的感觉,要么是本身比较佛,要么是碍于市场行情,想等牛市到来。其实关于后者,相信很多同做项目的朋友都会有同感。从他们隔了两个月冷不丁更新俱乐部的功能来看,应该是有长远规划。

由于之前也没调查过 MMMM 的时间线,所以产品上根据用户体验妄评了一堆,其他的却也不敢乱评了。所以这部分就写写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继续现有思路,该怎么在 web3 社群里做到更好的热度呢?

不管什么项目,要增长,说到底还是得了解自己面对的是群什么人,只有先了解,才能找准机会把他们拉到坑里(bushi

所以 web3 都是群什么人呢?

赌徒肯定是有的,自称韭菜,实际上看到镰刀反手就是一个冲锋陷阵,说到底就是赌,赌冲对了,赌跑得快。举例 brc20,基本上都知道背后的原理和套路,但该冲还是冲,做包装谈理想写抒情文说到底就三个字“给我冲“,反正冲就完事了。

Builder 也有不少,我自己加了一些群,真的全在讨论技术和理想,这群人是未来,但不一定是你项目的未来。

打金撸毛的很多。有毛则冲,没毛则散,赌的就是一个预期。

年轻人多,过了一定年龄段,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了解这样一个日新月异且庞大的领域了。

大佬也有很多,这个了解不到主要是。

总结一下,两个字,“躁动“

躁动的特质是,容易被吸引、喜新厌旧、主观能动性强、创新意识强。

所以,要么整焦点吸睛话题(孙哥、凉兮类),比如邀请重要人物唱歌;要么激发创作生态,比如整翻唱填词比赛;要么做叙事做话题,比如在歌里埋线索至超大空投等。

我记得有几次开 twitter,发现好几个 space 在歌友会,虽然没去听,但想必气氛应该蛮不错的。Web3 当前的另一特色是,圈子小、强社交;对于我这种不太社交的人,零零散散也认识了些网友;后来惊讶地发现只有我社交能力最差……

强社交圈子小,不正适合开赛博 party 吗?MMMM 主办起来?

大概先说到这。毕竟是一路顺下来的东西,难免有前后重复的问题,还请谅解。之所以花几小时写这个,是因为 MMMM 不错的产品底子,我本身是全民 k 歌不定期爱好者,还是希望 web3 能有一款稳定运营的对标产品的。随时交流。

以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jojonas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