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ant Capital 通过使用 LayerZero 作为跨链基础设施,来实现全链杠杆借贷和可组合性。
本文首发于 7 月 11 日。
撰文:头等仓
Radiant Capital 是一个跨链 DeFi 借贷协议,通过使用 LayerZero 作为跨链基础设施,来实现全链杠杆借贷和可组合性。目前 Radiant 作为跨链借贷赛道内早期跑出来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并且后续随着 Radiant 在 V3、V4 版本全面集成 LayerZero 的全链技术,有望为项目带来新的拐点,将其全链借贷进一步推向市场,值得关注。
当下随着公链和二层赛道的不断发展,生态之间的流动性将不可避免的被进一步分割。头部借贷项目 Compound Finance 此前推出 Gateway 提供跨链借贷的测试网;Aave 在 V3 版本中也会支持跨链借贷,近期 Aave V3 的提案分别通过了 V3 Portals 将添加 Hashflow/Wormhole 和 Stargate 作为「白名单桥」的投票;Uniswap、Sushiswap 等主流 DEX 同时在多条链上部署。诸多老牌 DeFi 蓝筹的入场,也都表明了不想错过多链市场早期的行业红利。
Radiant Capital 是一个跨链 DeFi 借贷协议,团队将自身定位为全链(omnichain)借贷协议,旨在实现不同的链与链之间的杠杆借贷和可组合性,使用户可以在其支持的 DeFi 协议中获得杠杆,简化用户在不同链与链之间,资产跨链借贷的操作。
Radiant Capital 项目的亮点在于:
1)作为 LayerZero 生态上首个推出的跨链借贷协议,Radiant 目前完成了早期项目的冷启动,并且捕获了一定规模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在该赛道内具有先发优势。
2)Radiant V2 版本的改进,延长了项目的生命周期,缓解了 $RDNT 代币的通胀问题,dLP 的设计也有望为协议带来更多的流动性,但其带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3)基于 LayerZero 的 Radiant,在跨链借贷层面,由于共享一个代币标准(OFT),因此能够在所有 LayerZero 支持的链上实现流动性共享,而无需依靠外部第三方跨链桥额外的信任假设。后续 Radiant 如果在其 V3、V4 版本能做好预言机与中继之间的安全假设,实现合约层面的去信任化,那么在资产跨链的安全假设方面,相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借助第三方跨链桥实现资产跨链的方式可能将更占优。
该项目的风险点在于:
1)团队匿名,虽然 Radiant 在其官方文档和社区里面都有简单介绍过团队情况,但具体成员的履历情况皆未披露。
2)单就借贷领域 Radiant 并没有什么创新的技术优势,其主要沿用了 Aave 的设计。随着后续 Aave V3 推出自己的跨链借贷功能——Portal,那么将对 Radiant 产生一定的冲击。
3)回顾 Radiant 的发家史,很大一部分因素离不开协议高额的代币激励,此外还与宏观层面行情的回暖、Arbitrum 生态火热、LayerZero 全链预期等诸多因素有一定的关联度。这也使得在当下 Radiant 的预期有点过度被消耗。如果单从 FDV / TVL 比率来看,目前(2023 年 4 月 25 日)Aave 为 0.29,Compound 为 0.3,而 Radiant 约为 1.68。这表明 Radiant 的全流动市值高于其 TVL,对比借贷协议 Aave 和 Compound,可以说 Radiant 目前的市值虚高。
4)Radiant Capital 基于 LayerZero 的底层架构,在预言机方面利用 Chainlink 来确保预言机报价的准确性,中继(Relay)方面的选择暂时未作披露,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综合来看,虽然 RadiantCapital 目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凭借 LayerZero 的全链技术,以及项目目前已有的先发优势,未来仍有机会在跨链借贷领域进一步取得更多的成就,因此值得关注。
说明:头等仓最终评定的【关注】/【不关注】,是按照头等仓项目评估框架对项目当前基本面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而非对项目代币未来价格涨跌的预测。影响代币价格的因素众多,项目基本面并非唯一因素,因此,不可因为研报判定为【不关注】,就认为项目价格一定会跌。此外,区块链项目的发展是动态的,被我们判定为【不关注】的项目,若其基本面发生重大的积极变化,我们将有可能会调整为【关注】,同样地,被我们判定为【关注】的项目,若发生重大恶性改变,我们将会警示所有会员,并有可能会调整为【不关注】。
RadiantCapital 是一个跨链 DeFi 借贷协议,团队将自身定位为全链(omnichain)借贷协议,旨在实现不同的链与链之间的杠杆借贷和可组合性。
Radiant Capital 官方文档中披露了 16 名团队成员,但只有名字和负责的岗位,团队成员履历皆未披露,本质上是一个匿名团队[2]。
此外,Radiant 在今年 4 月份的一篇官方博文中提到,Radiant Capital 拥有一支 14 人的团队,他们之前来自摩根士丹利、苹果和谷歌,团队成员自 2020 年夏初以来一直从事 DeFi 行业,并且有许多团队成员自 2015 年以来就从事加密货币[3]。
如果一个区块链项目的团队成员匿名,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信任问题:团队成员匿名可能会引起投资者和用户的不信任。因为匿名团队无法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和背景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和用户认为项目可能是一个骗局或诈骗项目,从而降低他们对项目的信任度。
2)责任问题:匿名团队成员可能会让团队成员逃避责任,如果项目出现问题,用户和投资者将很难找到相关团队成员来解决问题。
3)缺乏透明度:匿名团队通常不公开其经验、技能和教育背景等信息,这使得投资者和用户无法确定项目可信度和团队的专业水平。
4)营销问题:匿名团队可能会在宣传方面遇到障碍。因为投资者和用户通常更倾向于与真实、透明的团队合作,如果团队成员匿名,他们可能会认为项目没有足够的诚信和可信度,从而无法吸引足够的投资和用户。
综上所述,匿名团队可能会对区块链项目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投资者和用户应该谨慎考虑是否参与匿名团队开发的项目。
Radiant Capital 项目成立至今没有 IDO、私募或风险投资的参与,早期项目所有的运营成本都是由团队成员自行筹集。Radiant 协议发展至今算是成功的完成了早期的冷启动,并吸引到了一定的用户基数,能为协议带来稳定收入(如下图 2-1 所示),从而 cover 一定的运营成本。但协议目前财库的具体情况未知。
图 2-1 Radiant Capital 收益分成[4]
此外,Radiant Capital 作为 Arbitrum 上的一个全链借贷协议,在此前的 Arbitrum DAOs Airdrop 活动中,收到了 334 万枚 $ARB 代币,截至当下(2023 年 4 月 7 日),价值近 400 万美元,是获空投的 DAO 中的第七大金额。
据团队介绍,Radiant Capital 的代码建立在 2021 年 Fantom 借贷协议 Geist 的基础上,而 Geist 又是使用 Aave 代码库建立的[5]。
Radiant Capital 代码库暂未开源。不过据团队披露,Radiant v1 已由 PeckShield 和 Solidity Finance 审核,而 Radiant v2(主要由与 Radiant v1 相同的代码库组成)也与 Peckshield 和 Zokyo 进行了多次全面审计。同时,Radiant 还聘请了 BlockSec 进行白帽攻击,以测试网络的安全性。这些审计的完整报告可通过 Radiant 官方文档查阅。
目前 Radiant Capital 与 Immunefi 合作推出漏洞赏金计划,赏金最高达 20 万美元。此外 Radiant 将使用 OpenZeppelin Defender 的安全系统来全天候地监控网络,并对潜在的攻击 / 风险做出即使响应。
Radiant Capital 是一个跨链 DeFi 借贷协议,团队将自身定位为全链(omnichain)借贷协议,旨在实现不同的链与链之间的杠杆借贷和可组合性,使用户可以在其支持的 DeFi 协议中获得杠杆,简化用户在不同链与链之间,资产跨链借贷的操作。
2.4.1 运行流程
图 2-2 Radiant Capital 平台费用结构[6]
RadiantCapital 的运行机制可以参照上图 2-2,本质上与目前市面上的借贷协议类似(如:Aave、Compound 等),不同之处在于 Radiant 要做一个全链借贷协议,即用户可以在 A 链上存入抵押品,然后在 B 链上进行借贷。
Radiant 整体运行机制较为简洁:当用户需要使用 Radiant 跨链借贷服务时,需要先在平台上支持的链上存入一定的资产(目前平台只支持 Arbitrum 和 BNB Chain 这两条链),成为动态流动性提供者(dLP),然后才能贷出目标链所需的资产。Radiant V2 协议赚取的费用分配:60% 分配给动态流动性提供者(dLP),25% 分配给存款人(Lender),15% 分配给指定的 DAO 控制的运营钱包。
此外 Radiant 还提供了一键循环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次自动存款和借款循环来增加其抵押品的价值(最高实现 5 倍的杠杆率)。
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通过 Radiant 在 Arbitrum 上存入 ETH、WBTC 或者其他相应的资产作为抵押品,然后在 BSC 上借出 BNB,从而放大自身的杠杆。在这个借贷的过程中,用户无须进行资产的跨链操作(比如在该例中,无须将其 Arbitrum 上的 ETH,预先跨链到 BSC 上)。也就是说,从用户的角度,不用将资产跨链到其他链,就可以在不同链或 L2 上完成跨链借贷的操作。
2.4.2 Radiant V2
图 2-3 Radiant V2 改进[7]
上图 2-3 为 Radiant Capital 在 2023 年 1 月 16 日发布的 V2 版本改进流程。
具体来看,Radiant V2 版本相较于 V1,改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经济模型
Radiant 为了解决 $RDNT 的通货膨胀问题引入了动态流动性供应(dLP,Dynamic Liquidity Provisioning)的概念,在 V2 版本中单纯存款的用户只能获得基本利率,而不再能获得 $RDNT 的代币奖励。如想获得 $RDNT 代币奖励,就需要锁定至少为总存款价值 5% 以上的 dLP 代币(由于 LP 的价值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称为动态的流动性供应)。这意味着对于用户 100 美元的等值美元存款,用户至少需要持有 5 美元等值的 dLP 代币,才能赚取 $RDNT 代币激励。
目前 Radiant 提供两种锁定的 LP 池:
• Arbitrum:Balancer 80/20composition (80% RDNT & 20% ETH)
• BNB Chain:Pancakeswap 50/50(50% RDNT & 50% BNB)
举例来看,用户 A 在 Radiant 上存款 100 万美元,并锁定了 0 美元的 dLP 代币。那么该用户只能获得基本利率(APY),没有 $RDNT 的流动性挖矿奖励。
而用户 B 在 Radiant 上存款 1,000 美元,并锁定了价值 50 美元的 RDNT/BNB dLP。那么用户 B 将有资格获得 $RDNT 的流动性挖矿奖励(满足最低 5% 的锁定门槛)。
简单理解就是 V2 版本,用户不仅需要提供 LP,还需要 Staking 一定比值的 RDNT/ETH 或 RDNT/BNB dLP 才能获得 $RDNT 代币奖励。
dLP 目前支持 1—12 个月的锁定时间,锁定期越长,相应的代币激励越高。获得的代币奖励将在 3 个月内线性释放,在此期间,用户如不想等待,也可以申请提前退出惩罚,以获取 10%—75% 的代币奖励(如图 2-3 所示)。
图 2-4 Radiant 官网页面
如上图 2-4,Radiant 官网页面显示的内容所示,对于只提供存款但不锁定 dLP 的用户,将只能获得 Radiant 平台上正常的市场借贷利率(上图红色部分)。而对于满足 dLP 锁仓条件的用户,将获得额外的 $RDNT 代币激励(APY 为上图蓝紫色部分)。
整体上 Radiant 推出的动态流动性供应(dLP)使得平台上的存款人如果想获得 $RDNT 代币奖励,就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流动性。一方面赋予了 $RDNT 更多的代币需求,提升了其代币的锁仓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 $RDNT 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的中长期流动性贡献者,实现与平台共生的发展关系。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体验,Radiant 几乎为 V2 版本中引入的每个组件都添加了「Zap」功能:添加流动性、循环贷、添加 dLP,还可以一键实现循环贷并锁定 5% 的 dLP。
此外,为了维持经济模型的可持续性,在 Radiant V2 版本中,Radiant 将原本 2 年的代币释放周期,延长至 5 年(2027 年 7 月)。Radiant 还修改 Radiant V1 的奖罚机制归属时间从 28 天增加至 90 天,提前申请提取的用户只能获得 10%-75% 的线性奖励。对于过期未提取奖励的用户将从池子中移除,不再接受激励,用户可以在界面中启动重新锁定选项。协议费用也进行了相应的变更,动态流动性提供者(dLP)成为最大受益者,详情可见上述描述。整体设计较 V1 版本更为合理。
2)跨链机制
RadiantV2 的首要任务之一时将 RDNT 的代币标准从 ERC-20 转换成LayerZero OFT(Omnichain Fungible Token)格式。在 RadiantV1 中,其跨链功能主要依靠 Stargate 的跨链路由实现,V2 版本中 Radiant 首先将其原生代币 $RDNT 的 Stargate 路由接口替换为 LayerZero 的 OFT 跨链标准。这可以帮助 $RDNT 更快的部署至新链,并自己掌控跨链合约的所有权。LayerZero OFT 具体机制详见下述技术部分。
小结:
此前随着 $RDNT 币价的持续走高,加之流动性挖矿的激励,Radiant 的 TVL 处于一个持续的上升期。但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大多数的流动性挖矿只能为项目早期带来虚假的繁荣,随着收益率的下降,项目的竞争力也将随之下降。当然 Radiant 的项目方也意识到了该问题,并在 V2 版本的诸多改进中,通过延长 $RDNT 代币的释放周期、调整费用分配、修改奖罚机制归属时间、设置动态流动性供应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理论上来看,Radiant V2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RDNT 代币的通胀问题,dLP 的设计也有望为协议带来更多的流动性,但其带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无法有效验证,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对于项目后续的发展,可以持续跟进生态内整体的流动性情况。
此外,对于一个跨链借贷协议而言,经济模型的改进、创新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部分,本质上协议的成功与否,重心还是在于能否产生实际的借贷需求,有效留存用户。就像现在头部借贷协议 Aave,即使没有代币激励,其整体规模依旧遥遥领先于后来者。
2.5.1 利率模型
借款人在借出资产时需要支付一笔利息费用,该笔费用会累积到用户的贷款价值中。Radiant Capital 的利率模式参考了 Aave 的设计(文档部分也是直接引用了 Aave 的利率模型公式),采用了动态利率模型,实质就是借贷协议的通用模型,核心思想是让特定的资产的借贷需求维持在最佳范围内。
Radiant 的利率算法是为了管理流动性风险和优化利用率而校准的。借款利率是由利用率「U」得出的。U 是资金池内可用资金的一个指标。
利率 Rt遵循的模型:
Radiant 的利率模型通过用户激励来支持流动性,并管理协议中的流动性风险。利率会随着借贷资产的利用率而发生变动,当利用率到达临界水平时,模型会调整利率从而改变用户行为,让利用率回到最佳范围内:
如果利用率 U 低于最佳利用率()的数值时,那么借款利率会随着利用率缓慢上升,通过较低的借贷成本来吸引用户借款;
如果利用率高于最佳利用率()数值,那么借款利率会迅速上升,鼓励贷款人存入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由于借贷成本高,借款人也会及时的偿还债务。
由于该部分 Radiant 完全参照 Aave 合约的设计,因此更多详情可见 Aave 利率模型的官方文档[8]。
2.5.2 清算机制
Radiant 的清算机制依旧与 Aave 类似,采用了健康系数(Health Factor)的标准,来确定用户是否会被清算。当健康系数小于 1 时,即经过抵押品价值<借款 / 债务价值时,用户的抵押品会被清算。
抵押品价值=抵押品 * 抵押率,债务价值=借款价值 / 借出率
一旦触发清算,清算人可以接管借款人的债务和抵押品,帮忙偿还债务并获得折扣抵押品作为回报(也称为清算奖励)。与 Compound 和 Aave 一样,在 Radiant 中清算人每次最多清算借款人债务的 50%。
图 2-5 Radiant Capital 市场风险参数[9]
清算激励,在 Compound 和 Aave 中为了激励清算人参与清算,通常会提供借款人抵押品 5%-10% 的折扣作为清算奖励。在 Radiant 中,如借方发生清算,需支付抵押品坏账15%的清算罚金,罚款的一半(7.5%)将作为奖金分配给清算人,而另一半(7.5%)将流入团队财库。但需注意的是,这种设计可能会导致清算交易被抢跑,以及大额存款方可能需要承担更高的损失。因此为了确保尽快完成清算,清算人往往会选择支付较为高昂的 gas 费用。
对于 Radiant 中的清算情景,举例来看:
假设用户 A 在 Radiant 中,存入 10 个 ETH 并借出价值 5 个 ETH 的 DAI。如借款期间,ETH 价格暴跌,导致用户 A 的健康系数低于 1,他的贷款将被清算。
这时候,清算人最多可以偿还用户 A 单笔借款金额的 50%(本例中为价值 2.5 个 ETH 的 DAI)。作为回报,清算人可以以 7.5% 的清算奖励索取单一抵押品,即 ETH。清算人要求以 2.5 + 0.1875 ETH(0.1875 ETH 由协议以 7.5% 的清算奖励 claim,总罚金 15%)偿还用户 A 的坏账(价值 2.5 个 ETH 的 DAI)。
清算后,用户 A 还剩下 7.125 个 ETH(10-2.5-0.1875-0.1875ETH)的抵押品和价值 2.5 个 ETH 的 DAI 借款。
2.5.3 RDNT OFT(Omnichain Fungible Tokens)
上述我们提到了,Radiant V2 将 RDNT 的代币标准从 ERC-20 转换成 LayerZeroOFT(Omnichain Fungible Token)格式。
OFT (OmnichainFungible Tokens)
OFT 是一种允许在 LayerZero 支持的链之间自由流动的包装代币。OFT 是所有 LayerZero 支持的链上的一个共享的代币标准,可以在这些链上无缝传输,无需增加额外成本(如:资产跨链的费用)。当 OFT 在链间传输时,会直接通过代币合约在源链上销毁,并在目标链上铸造相应的 token(销毁和铸造机制)。
目前 Radiant V2 仅支持其原生代币 $RDNT 的 OFT 形式,这将使 $RDNT 能够在 LayerZero 支持的链上进行组合,碎片化,从而重新统一资产的流动性。这意味着 $RDNT 在每条链上都有弹性供应,通过部署在更多的链和 Dapp 上,也能够围绕 $RDNT 创建出更复杂的策略和高频的套利机会,拓宽了代币的使用场景。
后续 Radiant 也计划在 V3 版本中,摆脱对第三方跨链桥(Stargate)的依赖,完全集成 LayerZero,以实现 Radiant 跨链的无缝体验,支持更多 EVM 链的跨链借贷。集成 LayerZero 最大的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碎片化的问题,能够在多个链上使用一个统一的代币标准(当然前提是 LayerZero 能够得到广泛的拓展)。而这也有利于在 Radiant 跨链借贷的过程中,可以无摩擦地抵押、借贷任何 LayerZero 支持的网络的原生 Token。
头等仓注:LayerZero 是一种全链互操作性协议,专为跨链传递轻量级信息而设计,无需在连接的链上运行节点,通过依赖预言机和中继器,在不同链上的端点之间传输消息[10]。Radiant Capital 基于 LayerZero 的底层架构,在预言机方面利用Chainlink来确保预言机报价的准确性,中继(Relay)方面的选择暂时未作披露,编者推测后续 V3 版本可能会先选用 LayerZero 自带的中继器。因此如果要在 Radiant 上进行跨链通信,只有预言机(Chainlink)和中继相互验证成功之后,消息才会被转发到目标链。
总结:
回顾 Radiant 的早期成功的启动,很大一部分因素离不开协议高额的代币激励,此外还与宏观层面行情的回暖、Arbitrum 生态火热、LayerZero 全链预期等诸多因素有一定的关联度。在 Radiant 协议初步取得一定成效的时候,团队自己也意识到最初高额的代币激励是不可持续的,这导致了过度的通胀,于是在后续的 V2 版本中,较 V1 版本的不足之处也是做出了相应的改进,整体设计更为合理。
目前对于 Radiant 而言,无疑是完成了早期成功的项目启动。但是单就技术层面,在借贷领域 Radiant 并没有什么创新的技术优势。产品方面,主要沿用了 Aave 的设计。项目未来的拐点在于能否充分利用 LayerZero 的全链技术,将其全链借贷进一步推向市场,捕获更多的真实用户群体。
表 3-1 Radiant Capital 大事件
3.2.1 业务数据情况
目前作为 LayerZero 生态上首个正式推出的跨链借贷项目,Radiant Capital 目前已经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图 3-1 Radiant TVL 规模[11]
据 Token Terminal 数据端口显示,截至 2023 年 4 月 21 日,Radiant 上的 TVL 约为 2.36 亿美元,其中 Arbitrum 链上 TVL 为 1.42 亿美元,BSC 链上 TVL 为 9,390 万美元。
图 3-2 Radiant Capital 累计储备金[12]
根据 Dune Analytics 数据端口显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0 日,Radiant 上的总存款金额(以太链)约 4.35 亿美元,其中包括 USDC 1.90 亿美元、USDT 3,639 万美元、DAI 3,468 万美元、WETH 1.27 亿美元、WBTC 4,657 万美元。三大稳定币在存款中的占比之和达到了60.09%。
图 3-3 Radiant Capital 借款情况
截至 2023 年 3 月 30 日,Radiant 上的总借款约 2.96 亿美元,其中包括 USDC 1.41 亿美元、USDT 3,710 万美元、DAI 2,278 万美元、WETH 7,921 亿美元、WBTC 1,639 万美元。三大稳定币在借款中的占比约为67.71%。
整体而言,Radiant 的资金利用率(总借款 / 总存款)约为 68.05%,说明 Radiant 中每有 100 美元的存款,就有 68.05 美元被借出。根据官方文档,在借款发生时,USDC、USDT、DAI 的 LTV 均为 80%,即每存入 1 美元的 USDC 和 USDT,最多可以借入 0.8 美元的资产。三大稳定币的资金利用率几乎都达到了上限,说明在 Radiant 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都是以流动性挖矿为目的,而非真实的借贷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虽然在 Radiant 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都是以流动性挖矿为目的,但也为项目带来了实际的收益,在官方 2023 年 4 月份的博文显示,Radiant 协议已经累计产生了大约 700 万美元的收入[13]。
头等仓注:由于上述 Dune 的 Radiant Capital 累计储备金数据目前仅披露到 2023 年 3 月 30 日,为方便对比,对于 Radiant 上的借款数据,编者也是取自 3 月 30 日的数据。但是结合最新的数据来看,截至 2023 年 4 月 19 日,Radiant 上的总借款约 3.55 亿美元,其中包括 USDC 1.31 亿美元、USDT 4,136 万美元、DAI 2,633 万美元、WETH 1.23 亿美元、WBTC 3,146 万美元。三大稳定币在借款中的占比约为55.91%。相较于 20 天前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编者推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行情波动的上升,在 Radiant 中产生了一定的实际借贷需求(尤其是从上图 3-3 可以看出,WETH 的借款需求明显上升),因此稳定币借贷的占比相对下降。
目前在 Radiant 中,USDC、USDT、DAI、ETH、WBTC、ARB、wstETH 7 种资产的存款和借款都可以通过流动性挖矿获得 RDNT 代币,且每种资产的借款挖矿收益率均高于借贷所需要支付的利息,那就让资金有了流动性挖矿的动机。
但是需注意的是,目前由于此前 Binance Launchpad 活动(俗称打新活动)的火热[14],市面上对于 BNB 的需求上升,同时也带动了 Radiant 市场上的 BNB 借贷利率的上升。截至 2023 年 4 月 23 日,目前 Radiant 上 BNB 的借贷利率高达 192%,但是 BNB 的借款挖矿收益率只有 67.68%(如下图 3-4 所示)[15]。所以目前对于用户而言,在 Radiant 上循环借贷 BNB 是亏钱的。因此,用户在参与挖矿前,仍需提前做好调研。
图 3-4 Radiant 在 BSC 链上的借贷利率和挖矿收益率情况
3.2.2 用户
图 3-5 Radiant Capital 用户情况
在用户方面,根据 Dune Analytics 数据端口显示,自协议上线以来,在经历早期的缓慢过渡后,Radiant 的用户数量分别在 2022 Q4 以及 2023 年 Q1 的 Arbitrum 热潮,这两个阶段实现了快速的上升。但结合上图 3-5,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在 2023.03.19,Radiant 上线 V2 版本之后,其用户数量增速明显放缓(上图黑色折线部分),新增钱包数量和现存钱包数量均从原先的百位数下降至十位数,跌幅超过 90%。截至 2023 年 4 月 18 日,RadiantCapital 的总用户数量为 368,799。
图 3-6 Radiant Capital 路线图[16]
Radiant 在其官方文档中披露了项目简易的路线图,当前 Radiant 处于刚迭代至 V2 的阶段,后续团队还将计划推出 V3、V4 版本。具体来看,团队在当下V2 版本的首要任务除了部署 Radiant 跨链之外,还计划扩大平台上的抵押品。作为 V2 治理的一部分,可以对新的抵押资产进行投票以将其添加到协议中,新成立的协议风险委员会将确定合理的抵押和借贷参数。近期团队也是刚上线$ARB 和 $wstETH抵押资产。
在后续的 Radiant V3 版本中,团队计划彻底摆脱对第三方跨链桥(Stargate)的依赖,完全集成 LayerZero;在 V4 版本中成为流动性和 yield 的「LayerZero」,成为 DeFi 的首选货币市场和跨链流动性来源。
总结:
Radiant 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我们也看到了在 Radiant 中,虽然产生了一定比率的实际借贷需求,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都是以流动性挖矿为目的。如果 RDNT 价格不变或上涨,在高额流动性挖矿激励下,Radiant 中的存款和借款量很可能继续上升。但很明显,在没有挖矿收益的情况下,Radiant 的竞争力将下降。此外,从用户的使用情况来看,Radiant 似乎在 V2 版本上线后就陷入了停滞阶段。
当下,对于 Radiant 而言,主要就是拓展至更多的链,以及支持更多的抵押品资产,从而助推 Radiant 下一阶段的增长。长期来看,协议的核心还是在于能否真正推动全链借贷的实际应用。
RadiantCapital 的原生代币为 $RDNT,代币总量 10 亿枚。据 CoinGecko 数据端口显示,$RDNT 目前流通量约 2.61 亿,占比约 26.13%。
4.1.1 代币分配
初始 10 亿枚代币分配情况如下:
表 4-1 $RDNT 代币分配明细
图 4-1 $RDNT 代币分配明细图[17]
图 4-2 $RDNT 代币释放时间表
4.1.2 持币地址分析
图 4-3 $RDNT 持币地址分析[18]
根据 Arbiscan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4 月 20 日,$RDNT 目前的持币地址有 23,432 个,前 100 名持仓占比 97.45%,前 10 名持仓占比 90.34%。
其中前 10 个地址中有 9 个是合约 / 交易所 /LP 地址,占比 87.69%,扣去该部分占比,前 100 名地址总计占比 9.76%。可见目前 $RDNT 持币地址集中度较高,代币主要集中在团队和做市商手里。
$RDNT 的代币作用目前与大多数 DeFi 协议的治理代币类似,主要用于社区治理,以及激励流动性。整体代币用例仍较为单一,期待后续与 LayerZero 的集成,通过将 $RDNT 部署在更多的链和 Dapp 上,能够围绕 $RDNT 创建出更复杂的策略和高频的套利机会,创造出更多的代币使用场景。
总结:
Radiant Capital 代币总量 10 亿枚,V2 版本通过将原本 2 年的代币释放周期延长至 5 年(2027 年 7 月),延长了代币激励的生命周期。但是目前来看 $RDNT 的代币作用仍较为单一,有待后续的进一步发展,拓展更多的使用场景,才能更好的去捕获生态价值。
Radiant Capital 是一个跨链 DeFi 借贷协议,团队将自身定位为全链(omnichain)借贷协议。
近几年,我们率先在以太坊上看到了有实际需求的应用场景:DeFi、NFT、GameFi 等,生态建设欣欣向荣。但另一方面,生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以太坊底层性能不足的问题,网络拥堵、高昂的 Gas 费用,阻碍了生态的进一步扩张。与此同时,有些人「自救」将目光放到 Layer 2,有些人「想出去看看」投身于以太坊之外的其他公链。
于是我们在 2021 年看到了以太坊之外的公链赛道生态的迅速发展。诸多新兴公链(如:BSC、Solana、Near、Avalanche、Fantom 等)在不可能三角上进行了相应的取舍,在可扩展性方面进行了补充和扩展,并且由于这些链大都是与 EVM 兼容,能够更容易的集成 DeFi、NFT 类型的项目,从而完成对以太坊已经成功落地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复刻。
而在 Layer 2 层面,目前我们也看到了各种项目正在进入 Arbitrum 和 Optimism 生态,从 GMX 引发的「GLP War」,再到一些项目在 Layer 2 上的交易活跃度已经超过其在 Layer 1 上的活跃度,Layer 2 生态已然发展到了一个不容小觑的规模。据 DeFiLlama 数据端口显示,截至 2023 年 4 月 23 日,Arbitrum 生态的总 TVL 为 21.70 亿,Optimism 生态的总 TVL 为 9.07 亿。
此外,从去年下半年以来,ZK Rollup 扩容的相关项目也开始集中发力,不断追赶进度,相关的方案和项目也开始涌现,并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和关注度。后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Layer 2 之间白热化的竞争加剧,生态之间的流动性将不可避免的被进一步分割。
当然无论市场如何演变,一条链囊括所有是不可能的,以太坊无法通吃整个市场。就当下的市场格局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概率还是以以太坊和基于其上的 Layer 2 为核心,其他公链众星拱月的局面。
其实,无论是传统金融领域,还是链上的 DeFi 协议,初衷都是满足用户的投资理财需求,并且这个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对于跨链 DeFi 来说,其核心点在于——有没有必要在金融领域与其他公链实现互联,以实现更多的可组合性。诸多公链、二层项目的成功起步已经为我们印证了该点。虽然产生多链并存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外部资本的持续运作,但新兴公链和二层在可扩展性和低廉的 Gas fee 方面,确实击中了 Ethereum 的痛点。
现如今,在区块链世界里,诸多生态的百花齐放,也让用户在链上的资产管理愈加多样化。随着各个公链和 Layer 2 项目数量的增加以及各自生态的逐渐完善,链上用户资产跨链的需求极大概率也会随之增长,而这恰恰就是跨链 DeFi 的需求所在。
在此前,大多数市面上的借贷协议都是在不同的链或 Layer 2 上分别部署不同的版本,比如一些以太坊上的蓝筹借贷协议,为了进一步扩张市场,会选择在 Arbitrum、Optimism、BSC、Polygon 等链上推出不同版本。虽然同属一个协议,但在不同的链上,相互之间无法进行资产的转移,每个链上的流动性都是割裂的。要实现互操作,需要先进行资产的跨链。而目前新兴的全链借贷概念,本质上就是要整合不同链上的流动性,提升资金的利用率,降低用户操作门槛。
目前在跨链借贷赛道,已有不少项目入场,如:头部借贷项目 Compound Finance 通过 Gateway 提供跨链借贷(此前 Compound 推出过 Gateway 相应的测试网,但由于未知原因,Gateway 相应的代码子库于 2021.07 后就停止更新[19]);Aave 在 V3 版本中也会支持跨链借贷,目前该功能并未上线。此外,在 BSC、Cosmos、波卡等公链上也有推出各自相应的跨链 DeFi 协议,不过现阶段基本上主要都是率先实现与以太坊区块链的桥接,暂未有项目实现跨多链 DeFi 协议之间的互操作,还处于一个较早期的阶段。
而本文探讨的 Radiant Capital 是一个基于 LayerZero 实现的跨链 / 全链借贷协议,其未来竞争将首先在 LayerZero 生态内展开。因此,本章节的竞品部分主要也是集中在同为 LayerZero 生态的跨链借贷项目,以及 Aave V3 展开。
5.2.1 Aave V3
Aave 在 2021.11 的 Aave V3 介绍中,提及了一个「Portal」的新功能,其将允许资产通过不同网络在 Aave V3 市场之间无缝流通。自 2022.03.16,Aave V3 正式推出以来,Portal 的功能其实早已达到可部署的状态,但至今用户仍然无法使用,主要原因是目前并没有完成白名单跨链桥的集成。
好消息是随着今年 1 月 Aave 在以太坊部署 Aave V3,在随后的 2023 年 3 月和 4 月,我们看到了 Aave V3 的提案分别通过了 V3 Portals 将添加 Hashflow/Wormhole 和 Stargate 作为「白名单桥」的投票[20] [21]。我们可能很快就可以看到 Portal 功能的上线。
头等仓注:Aave V3 包含多项更新,Portal 功能只是其中一大亮点。
5.2.2 TapiocaDAO
TapiocaDAO 是一个跨链 DeFi 借贷协议,团队将自身定位为全链(omnichain)借贷协议,旨在实现不同的链与链之间的杠杆借贷和可组合性,使用户可以在其支持的 DeFi 协议中获得杠杆,简化资产跨链的操作。该项目于 2023Q1 刚上线测试网。
在借贷方面,TapiocaDAO 的核心智能合约包括 Singularity(基于 Sushiswap 推出的 Kashi)—— 一个独立的全链借贷引擎,以及 Yieldbox(Bentobox V2)—— 一个无需许可的 token vault,允许将 Singularity 平台中闲置的资金进行收益耕作。这两个合约都是由BoringCrypto创建的[22]。
在跨链层面,TapiocaDAO 使用 LayerZero 作为其跨链基础设施,并且基于 LayerZero OFT20(Omnichain Fungible Token)的标准,设计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超额抵押稳定币——「usd0」。
5.2.3 Cedro Finance
Cedro Finance 也是一个基于 LayerZero 的跨链借贷平台,目前已上线测试网。该平台引入创新性统一流动性代币 CULT 来保证协议的流动性供应。此外,平台还通过将部分计算操作(如利率计算、跟踪不同资产、跟踪不同头寸和清算等)移至 Root 合约中,从而大幅优化 gas 成本。目前用户可对测试网进行反馈并通过达成任务获得奖励积分。
由于目前 Aave V3、TapiocaDAO 和 CedroFinance 的产品都暂未正式上线,因此对于这 3 个项目,没有数据支撑与 Radiant 进行横向对比。本节主要介绍 3 个项目的机制和各自的优缺。
5.3.1 Aave V3
图 5-1 Aave V3 Portal 概念图[23]
据团队描述,Portal 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网络从 V3 部署中无缝移动自己的资产。其核心功能非常简单:用户提供的流动性可以从一个网络转移到另一个网络,只需在源链(例如,以太坊)上销毁 aToken,同时在目标网络(例如,Polygon)上铸造它们。围绕此功能构建的网络互连称为端口(Port)。
Portal 功能的实现依托于外部第三方的跨链桥协议,需要由 Aave 治理投票选出「白名单」跨链桥协议,即在不同链上的「burn—mint」操作,并不是由 Aave 协议来进行,引入了第三方的安全假设。
此前,Aave V3 的社区论坛里面也提到了「Portal 将能够桥接 Connext、Hop Protocol、Anyswap、xPollinate 和其他利用 Aave 协议流动性以促进跨链交互的解决方案。Aave Governance 将能够在收到提议后授予对端口的任何跨链协议访问权限。」
目前在 2023 年 3 月和 4 月,我们看到了 Aave V3 的提案分别通过了 V3 Portals 将添加 Hashflow/Wormhole 和 Stargate 作为「白名单桥」的投票。这也是 V3 Portal 首次投票通过的两个跨链桥协议。
此外,通过目前的资料显示,Portal 后续将集成多个「白名单跨链桥」,并允许每个跨链桥协议,根据其各自的信用额度,在不同的网络上铸造相应的 aToken。而 Aave V3 也将允许对费用模型进行全面细化,每个端口可以要求一个独特的收费模型,甚至每个网络和资产的收费模型都不同。Portal 提出采用商业模式进行治理。这有助于推动不同跨链桥之间在 Portal 上进行「内卷」,从而为 Aave 上的用户带来更低的手续费和滑点。而对于跨链桥项目而言,通过申请 Portal 的白名单与之集成,也能扩大潜在的影响力,这对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头等仓观点:简单理解 Aave V3 的 Portal 功能将支持用户在 Arbitrum 上存入 ETH 进行质押,然后在 Polygon 上进行借款。这与 Radiant 的全链借贷概念如出一辙。
Aave 作为目前加密货币市场上体量最大的借贷协议,如再推出多链共享流动性,那么将直接成为坐拥多条链上流动性最佳的借贷协议。Portal 功能的推出有望提高 Aave 整个生态版图的流动性、资金利用率,并将整个协议的借贷业务进一步提升一个层级。届时,有可能会引发马太效应或许将迅速传染到各条区块链中,同时也将成为 Radiant 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实早在 2022.03.16,Aave V3 正式推出以来,Portal 的功能其实早已达到可部署的状态。时隔一年多的时间后,我们才看到了有相应的社区投票,距离正式的落地目前仍未有确切的时间。主要原因是出于安全性考虑在治理提案和技术执行上 Aave 团队都较为慎重。毕竟如上文所述,Portal 的资产跨链并不是由 Aave 协议来进行,而是引入了第三方的跨链桥协议。近期投票通过的「白名单桥」Wormhole,此前也是发生过黑客攻击时间。对于如何权衡协议引入的这种不确定的外在安全假设,需要团队认真的去权衡。
相比之下,基于 LayerZero 的 Radiant,如果后续(V3、V4 版本)能做好预言机与中继之间的安全假设(详见 LayerZero 运行机制),实现合约层面的去信任化,那么在资产跨链的安全假设方面可能将更占优。
5.3.2 TapiocaDAO
Tapioca 的核心产品是Singularity和Yield Box:
• Singularity 是一个独立的全链借贷引擎,此前被基于 Sushiswap 推出的 Kashi 采用。目前 Singularity 作为 Kashi 的修改版,它被授权给了 TapiocaDAO。
• Yieldbox(Bentobox V2)是一个无需许可的 token vault,允许将 Singularity 平台中闲置的资金进行收益耕作。
在跨链层面,TapiocaDAO 使用LayerZero作为其跨链基础设施,并且基于 LayerZero OFT20(Omnichain Fungible Token)的标准,设计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超额抵押稳定币——「usd0」。
此外,在经济模型方面,Tapioca 引入了twAML,旨在改变现有流动性挖矿的弊端,提高 LP 的分配效率并实现协议的可持续发展。
简单理解,TapiocaDAO 通过 Singularity 以及 LayerZero 实现了跨链借贷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套用了一层 yield 协议(Yieldbox),来帮助用户 farming 更多的收益。此外,TapiocaDAO 还在经济模型方面引入了 twAML 期权挖矿的创新。
TapiocaDAO 产品运行逻辑如下图所示:
图 5-2 Tapioca 产品运行逻辑
对于借款人(Borrowers)就是简单的在 Singularity 资金池中超额抵押 Tapioca 平台支持的资产,借币($usd0)并支付债务利息。
存款人(Lenders)可以为 Singularity 资金池提供流动性并获得存款利息,或者是通过铸造 $usd0,并 staking 赚取更高的收益(正常情况下为鼓励用户铸造一个新的稳定币,平台在一开始都会予以较高的激励)。当存款人提供 LP 时,会收到「tOLP」的收据代币,待该期权到期时,用户可以选择以折扣价购买 $TAP 并卖出获利。
此处由于在 Tapioca 的设定中,当用户资产出借给 Singularity 市场的同时,Singularity 会将其流动性的一部分(20%)放入 Yieldbox 进行收益耕作,因此存款人还可以多获得一部分的 yield 收益。
在 Yieldbox 中,Tapioca 通过外接 Gelato Network[24]帮助用户实现自动复利,并且监测 Yieldbox 不同策略池的收益情况,定期 rebalance 每个资金池的资产分布,以实现更高的收益率。
头等仓观点:
TapiocaDAO 与 Radiant 是两个类似的项目,核心都是通过 LayerZero 来实现跨链功能。借贷层面,Radiant 参考了 Aave 成熟的借贷模型设计,Tapioca 则是基于 BoringCrypto 的合约改进,并且有 SushiSwap 成功的运行案例。比较不同的是,Tapioca 在跨链借贷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一层 yield 功能。
通过阅读 Tapioca 和 Radiant 的官方文档可以看出,相较之下 Tapioca 在各方面的细节披露会更加完善,此外还有创新性的经济模型设计(更多详情可参见头等仓此前发布的《TapiocaDAO 投研报告》)。但另一方面也需注意,Tapioca 引入的 twAML 较为复杂,早期的用户教育门槛较高,这也将考验团队的运营能力。
因此,在编者看来,如果 Tapioca 与 Radiant 同一时间上线,那可能将是两个不相上下的项目。但目前的情况是,Radiant 在跨链借贷领域,已经拥有了先发优势,并且累计到了相当一部分的流动性和用户群体。而 Tapioca 在 2023Q1 才刚上线测试网版本,后续要赶超上来有一定的难度。
5.3.3 Cedro Finance
Cedro Finance 协议架构:
图 5-3 Cedro Finance 协议架构[25]
如上图 5-3 所示,在 Cedro Finance 中,一个分支(Branch)被部署在多个链上,所有这些链都与根(Root)交互,Root 被部署在一个单一的链上,负责存储协议的全局状态并在各链之间传递信息。Branch 和 Root 使用 Messenger 进行交互。通过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当 Cedro 要在协议中添加一个新的链,只需在新链上部署 Branch,并与 Root 建立一个连接即可。
Cedro Finance 的协议架构主要分为 3 个部分:
1)Branch
Branch 是用户进行存款和还款操作的主要交互点。例如,如果用户想在以太坊中存入 USDC,那么用户将与以太坊中 Branch 的 depositRequest() 函数交互。存入的金额被储存在以太坊的 USDC 流动性池中,信息通过 Messenger 发送到 Root,用户在 Root 链上收到 ceToken。
Branch 处理它部署到每个链上的资产池。这意味着当用户在 Avalanche 上存入 AVAX 时,它被发送到由 Branch 自己管理的 AVAX 池。在 Cedro 中列出的每项资产都有一个池,该池将资金存储在 Branch 中,但由 Root 管理。为了在协议中增加一个新的链,Cedro 会先在链上部署一个 Branch,然后在 Root 和 Branch 之间建立一个 Messenger 连接。
2)Messenger
Messenger 是一个由多个通用的跨链信息传输协议(如:LayerZero)组成的堆栈。Messenger 分析不同的因素,如估计的交易成本、速度、安全性等,为给定的交易从堆栈中选择一个消息传输协议。拥有一个跨链信息传输协议聚合器的好处是,它为用户提供了另一种程度的自由。用户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协议,或者让 Cedro 根据他们在成本、速度、安全等方面的优先次序来选择。一旦选择了一个协议,它就被用来向 Root 和 Branch 发送所需的跨链消息。
3)Root
Root 被部署在一个单一的链条中,是所有 Branch 的连接点。每个 Branch 都通过 Messenger 以双向的方式连接到 Root 上。
Root 存储所有协议的全局变量,包括多个链上的总存款额,总借款额,总协议流动性等。因此,每当用户在 A 链上存入资产时,信息就会传递给 Root 链,以更新用户的流动性和资产的流动性。
此外,Cedro Finance 还引入创新性统一流动性代币 CULT(Cedro Unified Liquidity Token)来保证协议的流动性供应。简单理解,CULT 允许用户存入来自不同链的多链资产,并将其汇入到一个统一的流动性池。例如,当存款人在以太坊存入 100 USDC,在 Solana 存入 200USDC 时,其将在 Root 链上收到 300 ceUSDC 并获得利息。
头等仓观点:整体来看,可以将 Cedro Finance 理解成一个跨链聚合借贷协议,通过聚合多个跨链信息传输协议(类似 LI.FI),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跨链方式。从 Cedro 的协议架构来看,出于安全性的考量,Cedro 引入了隔离池(在 Cedro 中列出的每项资产都有一个相应的存储在 Branch 中池),虽然更加安全,但是也进一步割裂了流动性。对于该问题,Cedro 又通过引入统一流动性代币 CULT 来解决。
看来下,Cedro 像是在其他全链协议的标准下,又设立了一套标准,而这套标准有多少人会去使用,目前暂且未知,早期项目的发展很考验团队的运营能力。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 Root 是 Cedro 中很重要的一环,不过目前相应的资料披露的并不多。编者推测,其后续上线早期大概率会采用相对中心化的方式来负责,协议相对可能就没有那么「性感」。
总结:
虽然 LayerZero 的技术在当下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生态版图已然发展到一个相当的规模。本章节分析的几个基于 LayerZero 的跨链借贷协议:TapiocaDAO,借贷板块基于 BoringCrypto 的合约改进,并且有 SushiSwap 成功的运行案例,可行性方面相对让人信服;Cedro Finance 是一个搭建在 LayerZero 之上的又一层跨链聚合协议,目前处于测试网阶段,后续协议发展早期可能会有一定的中心化问题。
整体上来看,RadiantCapital 已经走在了最前面,早期通过流动性挖矿的激励,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依靠其先发优势,Radiant 有望在 LayerZero 生态的跨链借贷领域形成一定的「护城河」。
但这也仅局限于 LayerZero 生态,后续随着 Aave V3 Portal 功能的正式上线,那将天然的对 Radiant 造成「降维打击」,是其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当然,如果 Radiant 后续(V3、V4 版本)能做好预言机与中继之间的安全假设,实现合约层面的去信任化,那么在资产跨链的安全假设方面可能将更占优。
协议安全性
协议的代码库暂未开源,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团队匿名
虽然 Radiant 在其官方文档和社区里面都有简单介绍过团队情况,但具体成员的履历情况皆未披露。
赛道内的竞争压力
单就借贷领域 Radiant 并没有什么创新的技术优势,其主要沿用了 Aave 的设计。随着后续 Aave V3 推出自己的跨链借贷功能——Portal,那么将对 Radiant 产生一定的冲击。
市值虚高
回顾 Radiant 的发家史,很大一部分因素离不开协议高额的代币激励,此外还与宏观层面行情的回暖、Arbitrum 生态火热、LayerZero 全链预期等诸多因素有一定的关联度。这也使得在当下 Radiant 的预期有点过度被消耗。如果单从 FDV / TVL 比率来看,目前(2023 年 4 月 25 日)Aave 为 0.29,Compound 为 0.3,而 Radiant 约为 1.68。这表明 Radiant 的全流动市值高于其 TVL,对比借贷协议 Aave 和 Compound,可以说 Radiant 目前的市值虚高。
中继机制背后的安全隐患
Radiant Capital 基于 LayerZero 的底层架构,在预言机方面利用 Chainlink 来确保预言机报价的准确性,中继(Relay)方面的选择暂时未作披露,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参考资料:
Radiant Capital 官方文档,https://docs.radiant.capital/
$RDNT 持币地址情况,https://arbiscan.io/token/tokenholderchart/0x3082CC23568eA640225c2467653dB90e9250AaA0
《Case Study — Radiant x Arbitrum x Chainlink》,RadiantCapital,https://medium.com/@RadiantCapital/case-study-radiant-x-arbitrum-x-chainlink-335bd4345c31
《Announcing Radiant v2: ANew Era in Decentralized Finance》,Radiant Capital,https://medium.com/@RadiantCapital/cryptos-most-profitable-protocol-a-new-era-for-defi-b374ca82a741
《Announcing Radiant v2: ANew Era in Decentralized Finance》,Radiant Capital,https://medium.com/@RadiantCapital/cryptos-most-profitable-protocol-a-new-era-for-defi-b374ca82a741
Aave 官方文档,https://docs.aave.com/hub/
TapiocaDAO 官方文档,https://docs.tapioca.xyz/tapioca/
Cedro Finance 官方文档,https://docs.cedro.finance/features/protocol-architecture
Token Terminal 数据端口,https://tokenterminal.com/terminal/projects/radiant-capital
Dune 数据端口,@shogun,https://dune.com/shogun/radiant-capital
《Introducing Aave V3》,Emilio,https://governance.aave.com/t/introducing-aave-v3/6035
《TapiocaDAO 投研报告》,头等仓
[1] 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radiant-capital,截至日期 2023 年 6 月 12 日
[2] https://docs.radiant.capital/radiant/other-info/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3] https://medium.com/@RadiantCapital/case-study-radiant-x-arbitrum-x-chainlink-335bd4345c31
[4] https://tokenterminal.com/terminal/projects/radiant-capital/revenue-share
[5] https://docs.radiant.capital/radiant/contracts-and-security/security-timelock
[6] https://docs.radiant.capital/radiant/radiantv1
[7] https://medium.com/@RadiantCapital/cryptos-most-profitable-protocol-a-new-era-for-defi-b374ca82a741
[8] https://docs.aave.com/risk/liquidity-risk/borrow-interest-rate
[9] https://docs.radiant.capital/radiant/project-info/borrow/liquidations
[10] https://layerzero.gitbook.io/docs/
[11] https://tokenterminal.com/terminal/projects/radiant-capital/composition-by-chain
[12] https://dune.com/shogun/radiant-capital,数据截至 2023 年 3 月 30 日
[13] https://medium.com/@RadiantCapital/case-study-radiant-x-arbitrum-x-chainlink-335bd4345c31
[14] BinanceLaunchpad 允许 BNB 持有者将一定数量的 BNB 用于币安的新币销售。新币的最终分配取决于在某一特定时段,用户投入 BNB 数量的平均持仓与所有参与用户投入 BNB 总数的比率。
[15]
[16] https://docs.radiant.capital/radiant/other-info/radiant-dao-roadmap
[17] https://docs.radiant.capital/radiant/project-info/rdnt-tokenomics
[18] https://arbiscan.io/token/tokenholderchart/0x3082CC23568eA640225c2467653dB90e9250AaA0
[19] https://github.com/compound-finance/gateway/graphs/contributors?from=2020-10-25&to=2023-04-23&type=c
[20] https://snapshot.org/#/aave.eth/proposal/0x5766ada34f3089572896e9f2b4fad17e6856dc4126ca9be3fcef3303bd72bfb0
[21] https://snapshot.org/#/aave.eth/proposal/0xc17bc863a09c72152c1ac25d09fcee4748b58eb2e10e70886e20e77ad4d8fad0
[22] https://github.com/boringcrypto
[23] https://governance.aave.com/t/introducing-aave-v3/6035
[24] 头等仓注:Gelato Network 是一个以太坊机器人网络,可以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为用户自动执行任何智能合约,专注于智能合约自动化。简单理解,Gelato 就是一个以太坊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工具。许多 DeFi 蓝筹项目(MakerDAO、Aave、Fei、Frax 等)都使用该产品进行流动性挖矿。
[25] https://docs.cedro.finance/features/protocol-architecture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