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推特 @tmel0211 ( 经授权后转载 )
编辑:Biteye 核心贡献者 Crush
社区:@BiteyeCN
* 全文约 1500 字,预计阅读时间为 3 分钟
在我看来,这是 MetaMask 非常聪明的生态整合之举,再一次巩固了其插件钱包的龙头地位。MetaMask Snaps 会带来哪些潜在影响?对普通用户有哪些影响?
本文旨在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长久以来,MetaMask 仅支持通过 RPC 方式接入 EVM 链。
而这次新版本其实这是广大用户盼望了许久的功能,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户交互其他生态都得下载一堆对应的钱包,比如:用 Solflare、Phantom 接入 Solana 生态,用 Keplr、Cosmostation 接入 Cosmos 生态,用 Argent、Braavos 接入 Starknet 生态,Sui 和 Aptos 生态也各自有独立的钱包。
一个资深用户每个公链都玩下来,得下载十多个钱包,不仅用户体验差,也会间接增加不少安全隐患。
若 MetaMask 能把这些钱包都集成进来,用户只需要小狐狸一个入口,大大提升使用便利性。
然而,技术上整合多种钱包并不是易事。
简单来说:MetaMask 基于以太坊生态创建,因此其账户系统、私钥管理、交易签名等都遵循的是以太坊节点接口规范,即使兼容 EVM 的一些链,比如:BNB Chain、Avalanche、zkSync 等都通过不同的 RPC 接入。
仅仅是这些 EVM 链也会出现一些适配问题,之前提到 zkSync 交互时的 Gas 费估算错误就因为 zkSync 的 Gas 估算器和 MetaMask 不兼容导致。(MetaMask 的估算 Gas 高于实际 zkSync 的扣费),这会给用户带来不小使用体验上的困扰。
若 MetaMask 要兼容以上所说的非 EVM 链,要完全适配账户系统、地址格式、交易结构、数据逻辑等等其背后的开发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现在 MetaMask 聪明地搞了一套 Snaps API 接入规范,允许第三方公链钱包方自行突破技术难点来接入,MetaMask 只负责接入的审计工作,其他开发工作由第三方开发者完成。
这样一来,MetaMask 不仅可以吸引其他公链钱包,也能重新吸引那些被非 EVM 链吸引走的用户,实现双赢。
当然,对 MetaMask 的影响一定更大,这也算是其品牌影响力的一次有力的资源吸附效应,可预见的未来,MetaMask 会成为一个超级钱包入口,支配钱包流量,分发 DApp 流量,可操作的商业想象空间很大。
基于这个认知前提,个人认为 MetaMask 主要解决了表层的兼容问题:
1)Snaps 强调的是快速连接和封装,大概率可承载的原生链功能有限,很难做到百分百复刻;
2)一些基础资产管理和重点生态应用的交互还可以,但原生钱包质押、委托、多签、Mint、Burn 等复杂的功能适配起来比较难;
3)MetaMask Snaps 基本由各链的钱包方提供,因此不存在 MetaMask 抢用户一说,本质上只是多了 MetaMask 一个前端展示入口,用得好还能为各个生态钱包方导流;
4)尽管 MetaMask 进行了审计,并邀请了第三方审计公司参与,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5)无许可公测阶段,一些钓鱼外链会肆虐而来,建议在新 Snaps 上创建新钱包为主,谨慎导入旧钱包资产;
6)Snaps 仅在 Sandbox 环境下运行,Snaps 无权访问 MetaMask 账户信息,这个隔离很好,与原生钱包解耦,避免原 MetaMask 的资产受到安全威胁。
顺带科普几个小 Q&A:
1)原有私钥能不能直接导入 MetaMask Snaps?
答:理论上可以,完全沿用各钱包原有的私钥管理体系;
2)原先体验糟糕的钱包,接入 MetaMask Snaps,会不会变?
答:不可以,甚至可能还会更糟糕;
3)原先 MetaMask 的 HD 分层确定性钱包机制还会起作用吗(一个助记词管理多个地址)?
答:MetaMask 只为新创建的地址共享 HD,其他钱包导入的则不一定,取决于背后的助记词算法。
Note:以上说法和实际可能存在出入,仅出于合理推测,有实际参与 MetaMask Snaps 开发的开发者朋友可以留言补充更多细节,更多有趣发现有待进一步观察。
Biteye 是亚洲领先的 Web3 研究社区,通过社区和 AI 驱动的方式产生前瞻性的投研内容和工具,帮助社区成员探索 Web3 兔子洞。
微信群:添加小助手 @Biteye01 入群
Twitter:@BiteyeCN
Discord:discord.gg/Biteye
* 声明:本文分享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且不代表 Biteye 立场。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我们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