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资产归集问题,不单单是成本问题,涉及到面非常复杂。
撰文:Haotian
交易所管理着大量的 EOA Deposit 充值地址,每次用户充币都把资产转往了这些零碎的小地址,这些地址的资金,交易所通常要做「归集」便于统一资产管理。
交易所地址归集业务通常有两个选择:
很显然,币安就采用了第二种地址归集方案。站在交易所的业务逻辑下,无论选哪种方案,都存在大量的业务资金损耗,各家的管理资产策略可能会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我分别找了 Binance14 和 OKX3 两个地址,Binance14 采取了第二种方案,而 OKX 应该是采取了第一种方案。但由于二者地址资产体量和交易量都相差悬殊,数据仅供参考。
如图 1,Binance14 地址管理资产总规模近 11 万 ETH,作为一个接收地址,历史 Gas 共消耗了 1 万个 ETH。而 9 月 13 日那次较多的归集,单日消耗 Gas 也有 388 个以太,历史上最多一次一天消耗 871 个 ETH,所以说地址归集消耗几百万是正常业务损耗,别因为大家的不理解,让负责归集的同学给丢了饭碗。
如图 2,OKX3 地址管理资产规模较小,但作为接受地址历史消耗 1530 个 ETH。从图可以看出,OKX 的日均消耗都比较均衡,峰值也就一天 15 个 ETH,可见第一种归集方案就是花费在平时。
至于两种方案哪个更好,交易所肯定会算出一套适合自己且最优化的选择,没有企业不去做成本优化这件事,Binance 大表哥虽然土豪,但也不至于不做优化。
此外大家得清楚交易所资产归集管理会涉及成本优化、安全风控、内部审批流程、资金效率等多个问题,成本优化只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但不是绝对。
至于资金效率问题,防止意外突发情况发生等等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总之,交易所资产归集问题,不单单是成本问题,涉及到面非常复杂,回溯 Binanc14 历史会发现,类似高 Gas 归集的情况不是个例,那很显然这是 Binance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得出的一贯的权衡方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