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Web3 是下一个十年最大的风口之一,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Web3 行业想要一展身手。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曾经的对冲基金大佬,Leon 更是对于 Web3 的 Social 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第十一期对话,我们很高兴的请到 Lixin Liu 来给大家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和以及对 Web3 的见解~
我之前在香港做了近十年对冲基金及股票投资,于 2021 年中开始接触 Defi、GameFi 及 NFT 等。之后,在 2022 年初辞职全职 Web3,最先是做社区和 DAO(同时自己也在运营推特,到现在为止已经开了将近 600 场 Space),同时也会参加线下活动,也很幸运在 2022 年中拿到了包括:淡马锡(新加坡主权基金旗下的 vc)在内的及日本、台湾等多方的投资,因此就开始做自己的项目。
CrossSpace 我们已经做了一年多,如:社区管理工具、内容发布及任务工具等 Social 功能;以及近期 Freind.Tech 的出现(把渠道、流量及金融交易结合在一起)帮我们打通了任督二脉,我们最终的平台也定位于要做类似于小红书的内容平台,内容创作者可以去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赚钱,早期支持创作者的粉丝也可以通过投资创作者的内容来获取收益。
多数用户更多是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去审视二级市场,但我们(大型基金)更多的是看财务数据,还有市场的短期和中期因素。
如果是创业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要很接地气的躬身入局,其次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首要目标做好产品并在熊市里活下来。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需要经历行业(经济)周期。熊市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如何挺过去,做更好的准备和布局,并且为下一个牛市去布局是关键。我觉得是无论是做投资人还是做创业者,这些能力是很重要的。
我们做了十年,也在不断培养一种能力——即最快的去了解一个行业和公司的商业模式并问出关键的问题,具备同时去能做多个公司和行业研究的能力,并且能够跟踪它们基本面的变化、找到各种信息的渠道;简单来说,就是快速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这些能力对我在 Web3 起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Web3 信息密集,需要你不断去学习新的事物。
其次,我们的影响力能够有起色也是因为当时做了非常多的 Twitter Space,类似于今天这种采访的性质。有时需要同时去和 4-5 个嘉宾探讨某一个话题,如何问出好的问题、给出好的总结也都是非常核心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之前做的事情跟现在做的事情,多数技能是想通的。
其实我的性格其实更适合创业,虽然我做了很多年对冲基金,但我本质是一个外向的人。许多做对冲基金尤其是交易性为主的人,是不需要跟这么多人打交道的,他们是享受孤独的,但我是外向人格。
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创过业,后来失败了就继续读书;我觉得我的 DNA 里面还是有创业的血液的,只不过在香港一直没有什么机会以及这方面的想法。刚好后来 Web3 给了一个机会,也具备拿到融资的条件,并且是一个好的赛道,就再次创业。同时在性格、为人处事、Leadership 的方面,我觉得我在现赛道比之前更适应。
不适应的方面主要在于,之前在金融机构都是平台会给你资源和人脉。比如像高盛、摩根斯坦利这种大的投行,你是他们的座上客就会天天来请你吃饭,有任何事都会服务于你;那个时候你不需要去考虑你的资源在哪里,因为资源平台会直接提供给你。
但是出来创业尤其是刚入行的时候,你需要 从 0 到 1 的自己创造这些资源和影响力。因此我们一开始做社区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活动等方式慢慢的去自己积累资源,然后通过帮助很多人去积累好的口碑——就像我们的领投淡马锡底旗下的 VC,他们都是在推特上找到我的。我觉得创业真的是需要 从 0 到 1 的自己把这些资源找出来。
我们原来是做针对社区方面的 SocialFi,所以像个人与社区之间的互动等功能都已经做的比较完善。但是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个瓶颈,这也是所有项目都会遇到的瓶颈——即你只有流量,但你没有现金流;因为 Web3 最核心的还是要离钱近,有交易的场景或围绕价值博弈的场景。这些在 SocialFi 里面是缺乏的,大家更多的是通过你的空投预期带来流量,但这些流量并不一定能真正的带来价值,产生的有意义的内容;很有可能是一个为了撸毛而产生的无意义的内容。
所以说 SocialFi 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被资本看好,然后很多用户也不觉得它能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觉得这个板块是比较 to VC,或者说 to 交易所了,而不是 to 用户的。它不像 defi,真的是解决了一些场景。因此我觉得 Friend.Tech 成功的跑出来一条新的路线,使得人人之间可以当做一种资产去发行、交易,且不需要太多的流动性,由此
把流量测和价值测交易结合在一起,极大的打开了整个 SocialFi 的天花板。
这也是我们在近两个月前就有的判断——它可能像当年 UniSwap 点燃了 Defi Summer 那样点燃 SocialFi。因此我们当时很快决定,把我们产品的一些核心功能去迭代,包括我们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个双 Bounding Curve(关于其的介绍在文尾),把内容和个人的 Key 结合在一起。
因为我们觉得 Social 的场景很多,有更多的 Social 的场景是可以被满足的,无论是玩法还是背后的用户画像。因此我们自己希望以双 Key(内容加上内容的创造者)模型,去服务另外一类用户——真正的内容创作者、运营者,他们可能是 Kol、内容创作者、独立研究员、Alpha Hunter,也可能是项目方的创始、VC 资本等。此类用户经过我们的观察,大部分都没有深度参与里面,因为过度的旁氏和过少的消费场景会让他们有一定的不适。
当然,适量的旁氏因素和交易的玩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创新,现在的定位是:基于双 Key 联合定价的,内容与 Kol 的交易平台。
如果大的玩法还是类似知识星球,以交易为主且重交易轻运营的话,Friend.Tech 是无法被超越的;即使它的 UI 很烂,迭代很慢,很多功能都没有,但先发优势无可比拟。它的 TVL 已经上升至很高的数值,甚至仿盘想去达到它的十分之一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它已经是一个赛道级别的应用。这是一件好事,既教育了整个行业,又让人们在如今如此缺乏应用层趋势的情况下,看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
做仿盘需要极快的时间,就没有办法真正做创新和打磨产品,且又是在分整个存量市场,难度是非常大的。现在这些仿盘里的用户都是同一批的用户,新用户极少;因为仿盘并没有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因此我们另辟蹊径,把 Bounding Curve 运用到其他 Social 场景,有非常多的细分的领域可以去尝试。
我们观察到,真正深度搞 Friend.Tech 的可能 10% 不到其他的 90% 难道他们就永远的不会来玩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太早的定论,因为行业太早期,因此我们就想去在那 90% 里面找机会。在我们看来,Friend.Tech 并不是我们的对手,它可能是我们的师傅,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对象。我们主打的并不是一个同样的场景,也不一定是同样的一批用户。
当然不是,它不是一个很严格的表述,我只是觉得它用到了 Bounding Curve 这种玩法解决了 SocialFi 资产发行和流动性的问题,有了交易的场景,这种我就叫类 FT。当然如果是有更好的名字,比如说:交易类 SocialFi 或者有现金流的 SocialFi 就看你怎么去定义,当然类 Friend.Tech 就比较好理解。
大家是以叙事为主的,真实的应用场景还没有那么多。这个词其实不是一个严格的定义。
更多是我想听大家说,我觉得做产品或者做项目更多的是听大家的话。以及大家一定不要错过 SocialFi 的机会,就像 2019 年那时候 dex 很早期,UniSwap 没什么人用,但它最后甚至开启了一个赛道,成就了以太坊。我觉得它的核心是解决了两个问题,当时的 ERC20 的资产发行之后,它是需要一级市场的资产以及发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来促进交易的,dex 的出现就成就了这两件事情于无形中。
我觉得 SocialFi 的 Bounding Curve 也开启的这条赛道和玩法。它也是在这个熊市里面给下个牛市埋下了伏笔,因为它解决了资新新的一种、更高质量的资产发行——以人为资产的发行以及定价;有了这些它才能去承载很大的 TVL,才能给这个行业带入更多的人和钱。这就是所谓我们说的 Mass Adoption。
当然,我们都在讲 Mass Adoption,但是真的需要有一个东西,它既能吸引人又能吸引钱进来才会有 Mass Adoption。
以及我觉得内容创造者变现这件事,在世界各地都是有需求的。尤其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很多人被大厂或金融机构被裁掉,都在主动去做自己的自媒体,然后想办法变现。我觉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
这个过程中是有巨大的机会的,只要你能满足大家,把这个需求变现;同时 Web3 也会让大家觉得这也是一个很有趣、可以创造价值的一个领域,它真正就能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的人和钱。这就是我想说的。
十分感谢 Leon 的回答,也希望大家都能在 Web3 这个领域创造自己的价值。
之后 NFTGo 会持续邀请 Web3 Builder 进行专访对话,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中文推特:@NFTGoCN 对我们保持关注。大家有任何建议、想看到的 Builder 、想问的问题、或是想要毛遂自荐都欢迎前往我们推特评论或 DM。
下一期对话 Web3 Builder,我们不见不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