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牛市,这 5 个赛道需要重点关注
2024-03-14 10:31
BiB Exchange
2024-03-14 10:3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新的财富密码,可能会在这些热门的领域中诞生。


撰文:BiB Exchange


每一轮牛市都会伴随着几个主要的叙事,这是 Crypto 市场的特征。从 17 年牛市的 ICO 带来了新的资产发行和融资方式,再到 2021 年牛市的 DeFi、NFT、元宇宙打开了应用层面的想象力,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牛市中,也有一些主流的叙事与赛道。


与过往不同的是,我们并没有在这一轮牛市中看到过往「革命性」的应用或者概念诞生,但依然有不少值得去重点关注的赛道,而新的财富密码,可能会在这些热门的领域中诞生。


AI+Crypto


不夸张得说,AI 可能是当前全球风险资产价格的顶梁柱,互联网之后已经多年没有如此「性感」的故事可以让风险资产市场全员振臂高呼的概念了。在 Web3 领域,去中心化 AI 在链上运行开源的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了 AI 的民主化。此外,包括 Fetch.ai、Bittensor、Render、Grass 在内的项目创建了一个开放的市场,任何用户都可以在其上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贡献计算资源和共享数据。这为人工智能创新创造了更具包容性的环境,而 Web3 原生的激励机制也为这样的模式提供了动力。


2024 年开年以来,AI+Web3 概念项目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Privasea、Sahara、io.net 等项目均获得了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美元的融资。


诚然,我们「肉眼可见」Web3 可以为 AI 带来的种种改变,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这些改变真的足够吸引大量的用户吗?对于用户而言,共享算力,共享模型真的是当下商业社会能够支持的生态呈现形式吗?AI 真的已经成熟到需要就一些细枝末节进行优化了吗?


再质押


再质押实际是上一轮牛市的末尾开始就被提及的一个赛道,但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重视的原因,除了市场环境本身不好之外,更多的是彼时以太坊并没有对再质押有足够的依赖或者说需求。


但当 Celestia、Avail 等数据可用性项目的出现,使得 L2 网络可以通过第三方数据可用性层来降低成本,从而大量减少了将数据存入以太坊主网网络带给以太坊的丰厚收入。此外,不再掌握数据的主动权很可能让以太坊在应用链,尤其是 L2 应用链逐步成为主流的时代成为单纯的结算网络。


此时,再质押的出现就弥补了相当一部分因为第三方数据可用性层而缺失的收益,通过将 LSD 协议催生的流动性质押代币作为新网络的节点质押资产,新的网络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安全性的保障,「代价」则是要向这些质押以太坊的用户支付原生代币作为奖励。


在过去的短短数月获得融资的再质押项目数不胜数,而作为再质押「鼻祖」的 EigenLayer 因获得了 a16z 一家机构 1 亿美元融资而名声大噪。EigenLayer 其本身不仅仅已经拥有了超 125 亿美元的 TVL,并且也推出了包括 EigenDA 等产品,可以说是当下以太坊必不可少的一个组件,很多再质押项目也建立在 EigenLayer 的基础设施之上。


比特币生态


广义的比特币生态保罗万象,从早期的闪电网络、比特币侧链、Stacks,到去年突然引爆市场的铭文,再到近期频繁融资的比特币 L2、原生比特币质押等,在市场不断追寻更高性能的 Alt L1 时,似乎是一种「倒退」的比特币生态意外破土而出。


铭文最大的优势在于公平,抛开代币信息的中心化不谈,因为缺乏可编程性,新铭文的推出对项目方和用户而言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只此还不够,这一类新兴的资产因为如上文所述的可编程性的缺乏导致没有实际的用武之地,如此下去短暂的炒作之后可能终将回归平静。


笔者更愿意认为,比特币生态,尤其是所谓的比特币 L2 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为比特币的原生资产乃至比特币本身可以获得新资产收益而诞生的。从这一点看来,建立在比特币之上的智能合约平台不是一个「必要」的存在,但释放比特币链上大量的闲置资本,并为比特币带来除了买卖支付之外更广泛的采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路径。


由于比特币 L2 与以太坊 L2 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当下大量的比特币 L2 最大的风险在于安全性,如果某些通用的代码存在未知的漏洞,那么损失的资金体量可能带来的后果会较以太坊生态的攻击事件破坏力更大;且由于比特币出售的渠道丰富,被盗资金可能难以追回。用户在参与新兴的比特币生态的同时,需要格外关注安全问题。


模块化&DA


模块化的叙事或许并不起源于 Celestia,但却被 Celestia 发扬光大。区块链的模块化通常是指将区块链网络架构分为执行、结算和数据可用性层,并通过将每个模块的功能与其他模块隔离来提高技术堆栈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如此,一个专为某一类应用甚至某一个应用建立的区块链,就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为每一个模块寻找最佳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从而一方面提高效率,也在另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定制化的开发和应用的拓展。当前主流的公链大多将三个模块的功能拟合,但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例如以太坊的结算层安全性首屈一指,而 Solana 的执行能力则更强。


模块化的时代诞生了数据可用性这一独立的赛道,如果说结算和执行扔拥有一定的护城河,那么数据可用性上,新的入局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谁能获得更多的网络的使用,谁就将处于领先地位。除了性能,DA 之间的竞争可能更多地在于生态的支持。


在模块化赛道中,模块化区块链 Eclipse 刚刚完成 5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而包括 Avail、Blackwing、Dymension、Fuel 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项目。


DePIN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是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去中心化网络来管理和协调现实世界物理基础设施的系统。DePIN 旨在通过将控制权和所有权分配给有激励参与网络的个人来提高效率并降低基础设施成本。


DePIN 最早可以追溯到 ICO 时代的「区块链 +」概念,但正如区块链 +AI 最早的项目诞生于七八年前,有时候过于的超前并非好事。加之早期区块链基础设施并不成熟,很多项目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应用场景,例如区块链与物联网等的结合并未熬到开花结果的日子。


当下,数据存储、AI 算力、无线网络、虚拟电厂等等领域均产生了与区块链结合的落地案例,例如 Helium Mobile 真实解决了大量用户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DePIN 项目的代币或许会因为概念的炒作而有不错的表现,但实际大量项目的经济模型设计仍无法满足健康的自循环,或者说需要非常大的体量才能实现。另外,实际的大规模落地应用仍然存在较大的阻碍,已有的大型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是否接受与区块链网络的集成,项目方自己推出的硬件产品品控能达到怎样的程度等等都需要考量。本质上,DePIN 可能仍然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但仍然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BiB Exchange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