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rypto 交易所 Bybit 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 BTC 将在 2024 年继续跑赢其他大盘,预计本轮牛市 BTC 项目成果也将蔚然成风。
的确,BTC 上的 Ordinals 和 Runes 等项目的成功表明,机遇和创新可以推动社区发展。然而,随着当前 BTC 网络的主导地位以及受欢迎程度飙升,与可扩展性和交易效率相关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BTC Layer2:难题与未来格局
回到区块链的本质问题,要实现 Layer1 区块链的高效流畅体验,不仅需要核心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还需兼顾网络可扩展性、吞吐量和低 Gas 费用。但基于三者目前很难达成平衡,这也被称为 **“区块链不可能三角”**。
因此,需要一组建立在 Layer1 链上的 Layer2 解决方案来提高区块链性能。时下热门的 BTC Layer2 为就是在 BTC 的基础层(Layer1)之上构建的扩展性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解决比特币网络的吞吐量限制以及高昂的转账费率。
相比于 Layer1 聚焦于共识机制、数据不可篡改、网络激励等底层区块技术的运行,Layer2 更注重围绕 Layer1 的“应用层”以及“合约层”去扩展,进而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而不受限于 Layer1 平台框架。其中比特币在 Layer1 公链中也属于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因为它不支持智能合约,所以比特币受此限制一直未能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生态,而 Layer2 技术的发展就给比特币带来了新的曙光。
Layer2 解决方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15 年提出的 BTC 闪电网络,主要用于解决 BTC 的支付场景,但是它不支持智能合约。为了满足智能合约高效运行和更高的交易速度要求,BTC 侧链因此诞生,可以将主链部分的工作量转移到侧链进行。
随后 ETH 生态的爆发塑造了层出不穷的应用,例如 Web3 游戏、NFT、社交应用等。但也给以太坊网络本身带来了瓶颈,以太坊也急需做出扩展,因此借鉴了比特币的一些扩容方案诞生了雷电网络和 Plasma,雷电网络的特点类似于闪电网络,支持所有 ERC20 代币交易,而 Plasma 是另一个扩容框架,用于提高以太坊的网络吞吐量。
之后,以太坊的 Layer2 发展就走在了比特币扩容的前面。目前,相对较新的以太坊 Layer2 技术主要是 Rollups,OP Rollup 和 Zero-Knowledge (ZK) Rollup,由于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提升,并且也能让扩容的 Layer2 上使用智能合约。以太坊的 Layer2 终于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进而迅速发展起来。
在以太坊等 Layer2 解决方案的成功验证后,随着 2021 年 BTC Taproot 升级,给 BTC 扩展和桥接带来了更好的解决方案,以太坊的成功经验终于能够在比特币上实践出来。当前市场的趋势又回到了区块链的初衷——BTC Layer2 的基础建设。
纵观以太坊 Layer2 的市场规模,其融资估值大致 30 亿美金起步,市值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亿美美金,OP、ARB、Starknet 的市值(FDV)已达 100 亿美元以上,而大部分 Layer2 总锁定价值(TVL)也普遍在 2 亿美元以上。此外,当前以太坊 Layer2 总市值已经达到约 1000 亿美金,TVL 也高达 100 亿美金,根据投资公司 VanEck 预测,到 2030 年,以太坊 Layer2 市值将达到 1 万亿美元。
相比之下,BTC Layer2 尚处于起步阶段,2023 年至今涌现的诸多项目,例如龙头 Merlin 链已经吸引了不少关注和投资,最高锁仓价值约 35 亿美元。但就 BTC Layer2 整体市值规模和 TVL 而言,相对较低,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目前,ETH Layer2 已经涌现了近百个项目,而 BTC Layer2 项目才陆陆续续开始搭建生态。然而,考虑到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 Layer2 技术在提升交易速度和降低费用方面的重要性,可以预见未来的故事也很有书写性。
从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角度来说,BTC Layer2 当前是最好的风口。首先,BTC 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领头羊,具有巨大的市场基础和用户群体,这为资金流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口。从技术角度来说,相比于重新开创一条新公链和一套新的共识玩法,在已有的 Layer1 共识机制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更为可信和实用。
当前针对 Layer2 的生存技巧,可以总结为四种主流模式。首先是生态商业闭环模式,例如 Arbitrum 打造的多资产 GMX 衍生品,能够让用户和社区自发性地驱动其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品牌塑造的一种叙事,例如 OP Chain 基于 OP Stack 实现一键发 ETH Layer2,当前已布局在多个领域。第三是技术叙事模式,例如 Starknet 和 zkSync 的 zk 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吸引用户和资金。另外,还有暴力锁仓增加 TVL 模式,如 Blast 和 Merlin,通过锁定资金来提升总锁定价值。
相比于 ETH Layer2 早在上一轮牛市已经百花齐放,BTC Layer2 在近一年才不断演进。对于建设者和社区来说,凭借 BTC 庞大的市值,BTC Layer2 的落地和扩张本身就十分有底气。
从打法到生态,谁是 BTC Layer2 下一个龙头?
在当下 BTC Layer2 的发展中,各种方案层出不穷。从 Blast 引出的暴力锁仓资金策略,旨在拉动社区热度和用户情绪,在牛市到来之际确实表现出强劲有力的效果。除此之外,也有像 BitVM 和 RGB 协议主打技术创新,但这类项目往往需要成熟和沉淀时间,也许经历下轮牛市周期才能真正成长落地。
当然,很多人期待 BTC Layer2 能够像 ETH 一样打造出一套扩展和应用遍地的神话,当前也有很多从以太坊 Layer2 照葫芦画瓢式的 BTC Layer2 解决方案。但可曾想过,为何不用 BTC 原生的技术来实现 Layer2 的扩展?
据观察,当下唯一的代表项目应该是 BEVM——完全基于 BTC Taproot 技术组合且兼容主流区块链技术的 Layer2。BEVM 的核心是将 BTC Taproot 升级时的 Mast 合约、Schnorr 签名、BTC 轻节点网络等一众比特币原生技术以及时下最广泛应用的虚拟机 EVM 组合成一套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去中心化的 BTC Layer2。此外,BEVM 采用与 OP 类似的品牌叙事道路——BEVM-Stack 可实现一键发 BTC Layer2。
在 BTC Layer2 生态大爆发之时,**BEVM 主网已于今年 3 月上线,为 100 多个 BTC Layer2 项目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此外,BEVM Stack 还可以定制 Gas,支持使用各种币种作为 Gas,例如 BTC、Sats 等,为 BTC Layer2 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BEVM 渴望打造像 Optimism 的生态闭环,也为 BTC 的生态造出一个像以太坊一样的商业帝国。当前 BEVM 生态有两个重要应用:BTC 流动性质押协议 Bido 和 BTC 稳定币协议 Satoshi Protocol。
Bido 允许 BTC Holder 在 Bido 上质押 BTC 来支持 BEVM 网络节点的运行,类似于 ETH 上的 Lido,为质押者提供了更多的再质押选择。一方面通过质押的模式可以维护 Layer2 的安全性,另一方面 BTC 质押者可以获得 Layer2 平台上的 Gas 费用——当前在 Bido 质押的用户可获得整个 BEVM 网络的 50%Gas 收益。
而 Satoshi Protocol 则是 BTC 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利用 BEVM 平台的去中心化质押产生稳定币,可以解决闪电网络上 BTC 支付波动的问题,同时兼容 USDC CCTP 的全链协议,可以让 BTC 去中心化稳定币像 USDC 一样流通到任意公链 VM 平台。
以 BTC 为根基,BEVM 何以崭露头角?
因篇幅有限,前文只是简要提及 BEVM 与其他 BTC Layer2 项目的不同。最近,BEVM 还引起了广泛的资本关注,4 月宣布获得包括比特大陆在内的众多知名机构上千万融资,使其估值高达 2 亿美元。
BEVM 上线主网后,与 Binance Web3 钱包展开链上空投活动,并成为 Binance 首个接入的 BTC Layer2 项目,根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本次活动有 16 万用户参与,也提供了丰厚的奖励。
种种吸睛的数字表明,首个基于 Taproot Consensus 构建的以 BTC 为 Gas 且 EVM 兼容的 BTC 二层网络似乎大有来头,能在众多 BTC Layer2 项目中脱颖而出,BEVM 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1、雄厚的技术积累与开发历程
或许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项目背景有关,BEVM 七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开发历程,正如“锦上添花”般在这轮牛市中给到加持。
BEVM 的最早身形其实要从 2017 年的波卡跨链项目 ChainX 开发说起,当时的 ChainX 可以称之为 Substrate 第⼀链,做的是把 BTC 去中⼼化与波卡框架相结合,此时实现了 Bitcoin rust SPV 轻节点。
在 2018 年 -2020 年期间,让 Bitcoin SPV 轻节点融合进 Substrate 的 Auto + Grandpa BFT 共识,且让波卡的治理模块为 BTC SPV 轻节点所⽤。当时 ChainX 已经实现了超过 10 万的 BTC 跨链,不过当时的行业热点和叙事还没有集中到 BTC,ChainX 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发展。
2021 年,BTC 网络经历了 2017 年隔离见证(SegWit)以来最大的升级——Taproot。此次更新的主要特点是引入了 Schnorr 签名算法 +MAST 合约 + 最新 BTC 脚本技术,每项技术都增加了区块链的隐私性、可扩展性和可组合性。
BEVM 嗅见了 BTC 生态未来的格局,在 2022 年左右成功注册并获得 BTC Taproot 的专利,并通过原生 Taproot 技术塑造了 BEVM 的 Taproot Consensus Layer2 技术。到这时,BEVM 已经为 BTC 的扩展性和去中心化打下了稳固的技术基石。
2023 年至今,随着 Ordinals、铭文等 BTC 协议的爆发,BEVM 看到了 BTC 生态的的机会和需求,正式以 BEVM 的品牌对外宣发。目前已经推出其主网,为 100+ BTC 生态项目提供服务。
2、Taproot Consensus 的创新
Taproot Consensus 技术似乎是 BEVM 项目独创的一门底层技术,目前只有他们在运用。这是一套基于 Substrate 框架,同时汇集 BTC 原生 Taproot 三大技术:Schnorr 签名、MAST 合约和 SPV 轻节点网络而成。
具体来说,Schnorr 签名提供更高效和更私密的比特币签名算法,可以让比特币多签地址拓展到 1000 个,实现多签地址的分散化;MAST 合约通过代码化来实现多签管理,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性和隐私;而 SPV 轻节点让用户能更方便地验证支付。
因此,Taproot Consensus 不仅有助于提高 BTC 的扩展性和隐私性,BEVM 网络也能保障链上交易资产的安全性。此外,BEVM 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独特的定位,例如结合了隐私通讯协议 Signal。
3、BEVM Stack:一站式解决方案
BEVM Stack 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堆栈服务,为 BTC Layer2 的部署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融合 EVM、WASM、Cario、Move 等创新语言,BEVM Stack 使 BTC 得以与各种区块链技术相链接,为 BTC 的生态建设带来更安全和高效的方案。正如 BEVM 在白皮书中提到的:BEVM Stack 旨在为开发者和项目简易、低成本地部署 BTC Layer2,让更多项目能够充分享受比特币网络共识的安全性和 EVM 部署应用的便捷性。
此外,BEVM Stack 还可以融合 Zkstark 扩展性、XCMP 等多链区块链技术,以及 LayerZero、Wormhole 等全链消息协议,** 实现了 BTC 与其他区块链技术的无缝衔接。** 这个一键式解决方案的推出与 OP Stack 如出一辙,而 BEVM 将会主要弘扬其 Taproot 方案,为后续 BTC 的广泛应用和建设奠定根基。
4、让 BTC 成为“全链资产”
BEVM 技术为 BTC 的去中心化资产全链流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 BEVM 的中转,BTC 可以实现全链流通到任意区块链创新平台。
目前, BEVM 已经能够通过其生态应用 OmniBTC 实现低价且快速的 BTC 跨链,它支持许多底层协议如 LayerZero、Connext 等任意跨链。而 BEVM 可以实现融合各种全链聚合流动性协议、以及底层使用 LayerZero、Wormhole 的全链互操作消息协议,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资产运用场景。
尽管背后的技术逻辑看起来很复杂,但 BEVM 让用户明白,只需要使用 BTC 做 Gas,就能完成与各大创新链,如 ETH、SUI、Starknet、OP、BSC 等进行任何互操作体验。类比于互联网中的万维网,用户只需要输入⼀个域名就可以访问 www 联通的任意网络。万链互链,所有区块链技术和 BTC 这个去中心化货币融为一体。
BTC Layer2 风起云涌
全览 BTC Layer2 的发展历程,不少项目已经展现出了极其丰富的技术细节和独到的市场观察,但笔者认为,Merlin、BEVM 的出现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回到 Crypto 的初衷,回看 BTC——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加密货币,自 2009 年问世以来,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格局。随着去年美国 SEC 首批批准了 BTC ETF,以及上个月香港也批准了 BTC ETF,这也让去中心化、DeFi、GameFi、跨链这些名词变得不那么小众。
而当开发者和更广泛的社区不断创新和采用新的解决方案,BTC Layer2 解决方案将在未来打造爆炸式应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我们正站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如行船扬帆之际,随着技术的推动和社区的激荡,将见证 BTC 和 Crypto 未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