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一个亲戚,大学要毕业了,工作完全没有着落,打电话问我怎么找工作,找啥工作,能不能找家公司给他盖实习章。今年大学毕业生超过 1100 万,有类似烦恼的人肯定很多很多。
上两周还和一位老同学聊天,他作为近 20 年的销售生意人,做过多种生意,开过多种店,今年是生意最惨淡的,叹气特别多。最近几年,大家都说经济大环境不好,生意越来越难做,工作越来越难找,送外卖开滴滴的越来越多。
但我看国家宏观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家公布的第一季度 GDP 增长可是 5.3%,近 30 万亿人民币,人均 GDP 是 2 万 ¥(三个月),这是非常高的。但我只要搬出这样的数据,同学老乡朋友都统一口径,这些数据是假的,掺水了。
然后我又想,为啥比亚迪、华为、小米、大疆这些公司的生意做的这么好?它们出的产品都是卖期货,交货期恨不得 3 个月,像华为和小米这俩车订了需要半年的交货期,这怎么理解?生意好做的公司和产业还远不止这些汽车和手机等电子产品,还有飞机 919、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制药……感觉这些高科技产业的生意都好的不得了。
毫无疑问的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小生意和低科技含量的生意越来越卷,这肯定是事实,没啥可质疑的。但我觉得国家公布的增长数据也是真的,我主观上判断,国家政府公布的数据可信度是能找到的质量最好的数据了,远比那些自媒体瞎猜的要准。
我们感觉经济越来越差,和国家公布的数据却很好,这两者肯定需要一些解释。这个解释,可能就是指明了我们普通人应该去哪里找红利。
往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应该还是有巨大的红利。我有个亲戚是在美团上班,岗位是教商家做运营,他给我一个数据:他们的考核基准是,每个月要发展 30 家新店。每个人负责的就是一个区域啊,也就相当于一个城市里的一个区的一小部分,或者说他们每个月需要在若干条骑电瓶车能到达的范围内的街道大小的地方新出 30 家新开的店。
我第一次听这数据真是惊呆了我,一个小小的区域竟然每个月会有超过 30 家新开的店诞生。但仔细想想,这真不值得惊讶。我记得在 2015 年的时候,已经有一些饭店开始扫码点餐。扫码点餐这玩意可是一个“高科技”,一家饭店靠这玩意估计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服务员。以前去饭店,都得等着服务员拿一个小本和笔,然后给顾客一个菜谱,你点他记。扫码点餐,把这个环节给取消了,并且顺带降低了收银员的压力。很快,扫码点餐就在全国普及了。这个过程可能不到 5 年吧,反正现在几乎所有的饭店都能扫码点餐了,全国的饭店人均顾客需要的服务员数量肯定下降了 80% 以上。
但这个普及的过程,并不完全是原本的没使用扫码点餐的饭店老板学会了扫码点餐,我猜更多的会扫码点餐技术的人新开的店挤掉了那些不会这个技术的店。饭店真是每天都有人开,每天都有人倒闭。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这个新开和倒闭的过程,一定是伴随着饭店的技术升级过程。在 2015 年开始,会用扫码点餐技术的老板新开的店就更能活下来,而那些拒绝采用这样的技术的老板就不得不关店。
我的印象里,在 2010 年前后的饭店老板,夫妻店啊,老板就是厨子啊,是占了大多数,这些人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他们采用新技术的能力是相对较弱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饭店都是老板是职业当老板,并不兼职厨子了,这些老板很可能是通过新技术来淘汰掉那些老板兼职厨子的店。
类似的,还有送餐机器人,现在在深圳大一点的饭店都有送餐机器人了。在我的印象里,送餐机器人普及的时间周期应该是 5 年左右,也就是 2018 年前后开始出现这玩意,当时这玩意还很难用吧,很少有饭店用,现在真的是普及了。这个普及的过程,也就是饭店科技含量升级的过程。同样的,还有预制菜的普及,我感觉这玩意的普及也就是在三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三四年里饭店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了。
在上周我读了 gov.cn 上的一篇头条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玩意是将 2017 年开始,政府各种大会报告上讲的要科技发展的综述总结,国家每一年都在讲要搞科技发展,都是在最重要的大会上讲,一直讲,讲到 2024 年,然后总结成这篇文章。我看完这篇文章,第一感觉是,国家政府都告诉你们老百姓要搞高科技 7 年了,年年都讲,你们还不搞高科技的,现在来讲生意难做,怪谁呢?我指明了方向啊,你们不搞,非得搞低科技。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国家讲科技战略是和我们无关的。这绝对是一个误区。国家的战略怎么会和普通老百姓没关系呢?离开了老百姓的国家战略还能叫战略?
就像开饭店这种事,这种基础民生的事,在近 10 年来是有明显的科技含量上涨,从扫码点餐、O2O、预制菜、送餐机器人,接下来肯定还会普及无人机(低空经济)送外卖,机器人也会升级到会收盘子会回答顾客的问题。而这个科技含量升级的过程,更多的是接受科技的老板取代不愿意升级科技含量的老板的,而不是旧老板学会了新技术。学习、接受和采纳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技术来完善你的产品和服务,路就会越走越宽,反之路就会越来越窄,同行越来越卷。
类似的,肯定发生在所有的行业,比如房子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老破房子肯定越来越难卖,新盖的楼有更好的停车场和充电桩,可以想象以后的小区都会有智能化的停车场以配合高阶的智能驾驶;新盖的房子会越来越智能化,你可以在办公室遥控空里的电器等新鲜玩意;新房子会有越来越多的共享生活设施,健身房共享办公什么的。
做农民种田也必须越来越高科技化。在近三十年的中国高速发展,我们的工业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的,目光所到之处都是高科技产品。但农业的现代化我感觉一直不够,农业还不够高级。估计我是没去新疆看看那里的沙漠种田、沙漠养鱼。我期待老家那些小块田也能科技化,让种田成为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甚至连打扫卫生这种工作在近十年,都有非常明显的科技含量增长的趋势。十年前应聘做保洁阿姨,你是个文盲都可以;但现在,你不会使用各种辅助清洁的机器,不会填写复杂的表格,是没有商场会找你扫地的。我觉得所有的产业都会,也必须要科技化,只有这样才不会越来越卷,这样才能路越来越宽。
不单单是公司需要科技化才能避免卷,我觉得打工仔也一样,只有不停让科技武装自己才能把路越走越宽。
就像 20 年前,简历上都会写会熟练使用 office,当时大部分公司还有很多员工要专门为领导打字,过不了五年,不会用电脑的员工就等着被开除吧。
我刚参加工作时,我是搞机械设计的,核心工作就是画图纸。我一起步就是使用 autocad 画图,但当时公司最大的绘图部门都是使用画图板、尺子、铅笔和纸来完成设计的。结果呢,我们三个初出茅庐的小毛孩的工作效率超过 30 个老师傅,一举将他们全部推向了买断工龄的处境。
在 2010 年前后,搞机械设计的掌握了三维绘图软件 Pro/e、solidwork 等,找工作就要比只会 autocad 的工资要高了。
又过了几年,我当时打算离开机械设计行业了。但我看到了行业里的设计师如果能掌握逆向工程技术,特别是使用 3D 扫描和 3D 打印来逆向设计(另一种术语就是抄)来设计产品,又会提升一个竞争力档次。
其实天选打工人的科技升级之路是无止境的,一定要掌握这个思维。
就像在 20 年前,你要去学习电脑,简历就会光亮一点;
20 年前你要是每天比同龄多使用几次搜索引擎,你的工资大概率会涨的更快;
15 年前,社交媒体大流行,你有考虑用自己的朋友圈去宣传你的工作能力吗?甚至你愿意用自己的账号帮公司打广告吗?
在 10 年前,区块链开始流行,你想到了使用区块链降低对银行的依赖,以及辅助自己或公司在国际贸易的找到机会吗?
在 5 年多前,短视频成为了 UGC 的主要方式,你愿意开通一个抖音账号或者视频号来记录生活吗?
在 5 年前,国家大力强推双碳战略,要搞绿色能源转型,你会把自己的烧油车换成电池车吗?还是继续咒骂碳中和是骗局,是和你无关。
现在国家要搞低空经济,你会考虑买一台无人机来飞吗?更重要的是,现在,人工智能开始普及。
我现在向亲戚朋友大声急呼,甚至到了呐喊的程度,劝大家使用 ChatGPT,使用 AI。我说这玩意太牛逼了,一定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只需要相当于多办一个手机号的钱,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使用 AI 的人。未来五年你不会使用人工智能,就像现在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一样。
但怎么呐喊,呐喊一年了,发现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几乎没有使用 GPT-4 的,在去年少数几个被我手把手教会了买 ChatGPT Plus 的人,几乎全部不续费了。
兄弟们,你不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升级到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式,工作就会越来越难找,生活就会越来越卷。
科技改变世界,这句话没人不同意吧。但世界是由你我这样的人组成的,如果认同科技改变世界,那你就必须认同我们普通人必须接受科技的改变。要么是被动被科技改变,要么就是主动使用科技来武装自己。
我们普通人不能对国家战略视而不见,国家战略能够调动的资源是巨大的,虽然不会是一定是对的,但在概率层面上还是挺高的概率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我们普通人很可能拿这些战略作为发展指南。
无论是即将从妈妈的宝宝变成天选打工人的毕业生,还是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的老油条们,都要重视科技的重要性,拥抱科技才能不卷,才能更有竞争力。
特别是,现在请拥抱 A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